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小班教案 >

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时间:2022-11-02 赵老师教案网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大全9篇)。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教案是每个教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出现教学事故,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对数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

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活动延伸:

拿不同的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比较的就不正确了。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4】

教学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大与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量的比较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通过角色游戏将大小、多少、长短等量的比较蕴涵其中。在小班后期为使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同相关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图画书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讲述与实物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书中内容,感受阅读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实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围巾;图画书人手一本;故事课件、电脑、投影仪。

2、经验准备:幼儿对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有一定的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翻阅。

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自主翻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1、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并出示实物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阅读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语言。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并进行演示。

(2)幼儿操作实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这是谁的梨和李子?他们要比一比谁多谁少?他们会怎么比?请幼儿将实物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好。

教师:小朋友是按一个梨一个李子这样摆的,那谁多谁少?

幼儿:李子多。因为李子还有呢。

(3)出示实物帽子和围巾,引发幼儿讨论,大胆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围巾和帽子怎么比?你们觉得是帽子大?还是围巾大?

幼儿:围巾大,帽子小,围巾能把帽子盖住。

教师:那帽子还能把围巾扣住呢?到底谁大呢?

幼儿:就是围巾大。

2、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书中人物的比较方法和结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们又比了什么?

幼儿自主翻阅图书。教师指导幼儿有序翻阅,通过看图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说说在书中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比较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

幼儿:小猫的尾巴长,小兔子是拿线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师:小猫和小兔子用他们的身体比长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长短?我们来比比谁的长谁的短。

幼儿:用手,用脚,用头(与同伴用身体部位进行比较)。

延伸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生成相关的活动。

幼儿1:我讨厌这只猫。

幼儿2:我讨厌兔子。

教师:现在咱们有争论了,有的喜欢猫,有的喜欢兔子,因为用毛线做尾巴不公平,下次活动我们再讨论你为什么不喜欢猫。

主要内容:

1、教师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关系。

教师运用观看幻灯的集体阅读、人手一本图书的个体阅读、提供实物的操作和游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书中所蕴涵的比较关系。教师了解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于各领域小班目标的把握充分,在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巩固相关的数学概念,为幼儿学习新经验奠定了基础。

2、教师顺应幼儿兴趣,满足表达需要。

当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生争论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是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新的兴趣点,顺应幼儿的兴趣及时组织了讨论,满足幼儿表达情感的需要。针对幼儿出现预想不到的现象,教师用提问方式支持幼儿讨论,体现出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

3、教师对于“幼儿重视的公平性”没有充分关注。

(1)幼儿为什么不喜欢故事里的人物?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要?幼儿对故事的反应,体现出他们对游戏的公平性有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教师理解。他们在与同伴相处和交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不是他们喜欢的朋友关系,角色发生的矛盾不是幼儿想得到的结果。教师在这里缺乏引导,使幼儿产生不喜欢的情感,从而引发了争论。

(2)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好恶是否对幼儿产生了影响或暗示?教师在讲故事时用什么语气、声调不会对幼儿的情感倾向产生影响?书里没有正面和反面人物,只有结果输和赢,但是幼儿听故事时却产生两种情绪和情感,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

(3)对小班幼儿来说,在比较关系中,同类物品的比较好理解,不同类别的物品没有可比性,比较难理解,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

教学评析:

1、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尝试用一本图画书(一个故事)作为切人点开展主题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先在图书区投放要讲的书,引起幼儿对新书的兴趣,然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满足幼儿对故事书的好奇心,故事的选择能够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较充分,运用幻灯的形式讲故事,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抓住幼儿的注意,在幼儿提出问题和发生争论时,教师能够注意倾听幼儿的发言,通过玩游戏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比较方法,较好地完成本次活动目标。

2、教师的小组反思中,较充分地分析和挖掘了幼儿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同时关注到活动使用的图画书在其他领域的教育价值。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重点在于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比较关系,小组反思交流中没有展开充分的研讨。对于儿童图画书与语言领域目标结合方面有一定欠缺,是教师群体反思中需要注意的。zJAN56.COm

附:故事《阿比比一比》

阿比到西山采了一大袋梨,阿吉到东山采了一小袋李。

阿比说:谁采得多?咱们比一比!

阿吉说:要比多,没问题。一个梨子一个李,两个梨子两个李,一对一来排整齐,五个梨对五个李。阿比的袋子已空了,阿吉还有一堆李。

阿比说:比多算你赢,比大不一定。我的梨子比你的李子大。

阿吉说:已经比过梨和李,应该比比别的东西。

阿比摸摸头:好,那么就比头上的东西吧!我的帽子盖在地上可以画出这么大的圆。可是呢,阿吉解开头巾,摊在地上画了一个方。

阿吉说:方的围住圆的,我的比较大。

阿比说:把你的头巾叠一叠,塞到我的帽子里,头巾就不见了,还是我的大。可是呢,阿吉用头巾把阿比的帽子包起来。

阿吉说:还是我的大。

阿比说:我有帽子没头巾,你有头巾没帽子。帽子头巾不能比,我们来比长短吧!

阿吉问阿比:比长短?用什么比?阿比笑眯眯地说:当然是用尾巴比啊!

阿吉说:可是我忘了带尾巴出来呀!

阿比拉着阿吉身上露出来的毛线头说:你看,这不是一条新的小尾巴吗?

阿比伸直尾巴量一量,哦!好长,有三块木板那么长。可是呢,阿比帮阿吉拉直了毛线小尾巴,一块木板、两块木板、三块木板……越拉越长、越拉越长.嘿!没完没了啦!阿吉的毛线尾巴,好长,好长,好长!

教学反思:

能够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设计教育活动,并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在图书角提前投放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愿望。

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设计幼儿探索环节,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书中角色的对话、动作等具体情节的兴趣,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较好的注意力,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理解故事内容,并且在游戏环节中帮助幼儿将问接经验顺利过渡到直接经验,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当幼儿产生新的兴趣点时能够顺应幼儿的兴趣组织讨论,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

不足之处:

在幼儿对“帽子大还是围巾大?喜欢阿比还是喜欢阿吉?”发生争论时,教师虽然给予了支持,但是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问进行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和幼儿对于图书的关注点存在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兴趣点有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从而抓住争论的问题,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就更好了。

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的: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和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地摆放物体。

3.引导幼儿养成边操作边大声地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娃娃5个,皮球3个,标记图。

2.学具相同动物卡片若干套,标记图,相同圆片,相同方片,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啦?

二.集体活动。

1.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的摆放物体。

教师出示标记图:有许多娃娃要做游戏,请小朋友帮他们排好队。第一个娃娃排在哪里?

2.学习--对应地并排放物体。(难点)

娃娃想玩皮球了,请你们给一个娃娃发一个。皮球,皮球放哪里呢?皮球放在红线的下面,一个皮球和一个娃娃要对整齐。

3.学习对应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

他是怎样给娃娃发皮球的?(一个娃娃一个皮球)娃娃和皮球哪个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小组活动。

1.第一组,喂小动物。

先把盘子里的小动物排在红线上,再喂每只小动物一份点心,再说说动物和点心哪个多,哪个少。

2.第二组,圆片和方片哪个多。

先把圆片片排好队,再给每上个圆片片送一个方片片做朋友,送完以后,说说因片片多还是方片片多。

3.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先看看片片的家里是什么标记,再送片片回家。

四.活动评价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7】

导读:这一节课的数学是针对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爱动,爱玩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

一.说教材:《小手比一比》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1.2.3这几个数能手口如一的点数,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游戏操作是幼儿初步感知:1.2.3.

2.能力目标:是幼儿大胆、勇敢的回答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与爱互助带来的乐趣。

三.学重点,难点:手口如一的点数1.2.3

四.说准备: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为本次数学活动准本了: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以及相应的图片

3.魔术口袋极小水果.

4.小数子卡片1.2.3

五.说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数学是针对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爱动,爱玩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有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数学过程中,通过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六.活动程序: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以下3个环节:

1.唱歌曲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说出1.2.3分别像什么,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这样,幼儿对之就有了兴趣。

2.观察:这个环节中我出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他们像什么,然后说出是几

3.运用游戏,进入主题,在这个环节我利用老师和幼儿互动的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我来说你来比》,《看实物出手指》,自己动动手,根据实物说出1.2.3的数量。

这节课,我通过3各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8】

发展要点:

1、引导宝宝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长短、粗细、大小。

2、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情感与语言的交流。

活动准备:

宝宝在情绪愉悦情况下开展此活动。

活动价值:

1、当宝宝看到记录身高、墙壁上记号在不断上升时,宝宝对自己身高变化有了具体的、独特的体验,这是培养自我意识的最好机会。

2、记录身高、身体各部位长短、粗细、大小的数字从小到大,在不断变化着。

数字的比较,高矮的比较,都让宝宝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字。这是培养宝宝坚持性的最好示范。

活动过程:

一、指导员与家长互动:

刚出生时,您的宝宝可能只有50厘米左右。可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

宝宝比桌子高了,比鞋柜高了、比隔壁的小姐姐高了……是的,您的宝宝每天在身体、智能、情感等方面都在迅速得变化着……

开展此活动,主要是引导宝宝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长短、粗细、大小。同时,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情感与语言交流。

二、亲子游戏:

1、指导员和宝宝比高矮。

2、家长和宝宝比高矮:

●宝宝长到妈妈的什么地方了?

●谁的手更长、更大、更粗?

●谁的脚大、谁的脚小?

3、宝宝和宝宝比高矮。

观察要点:

●观察宝宝能否正确感知大人与自己身体部位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观察宝宝喜欢比较身体的哪个部分?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温馨提示:

1、在比较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不要以谁更高、更大等为胜者,否则容易挫折宝宝游戏的积极性。应让宝宝体验到自己是可爱的,也是会慢慢长大的。

2、有的宝宝语言发展可能迟缓,家长不要强迫宝宝说,可以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与表情等,再引导宝宝表达。

活动迁移:

1、为宝宝制作一本成长记录册,可以保存一些宝宝不同年龄阶段拍的照片,记录一些宝宝成长中的趣事,让宝宝体验成长的快乐。

2、在家庭中,设计身高记录表,还可以画一张成长曲线图,让宝宝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9】

活动目标

(一)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

(二)难点: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幼儿事先学唱歌曲《碰一碰》。

(二)幼儿用书第7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小手小脚比一比——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或脚的大小。

1.幼儿随音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和好朋友比比手的大小吧,可以怎么比?(引导幼儿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

教师: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比哪里?小手比小手。(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再换一个朋友比一比。(随音乐再次游戏。)

2.运用重叠的方法比出大手王。

教师:谁是我们班的大手王?我们再来比一比,如果你的手小,请回到位置上,如果你的手大,请继续找人比。(幼儿根据要求继续随音乐游戏。)

3.用同样的方法比出小手王、小脚王、大脚王等。

(二)鞋子分一分—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1.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

教师:这些鞋子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尝试按大小特征将鞋子分类,并进行连线。

教师:这里只有2个鞋架,怎么分呢?(当幼儿分成3类时,如根据款式、颜色分,引导发现只有2个鞋架可以放,提示根据大小分类,并用连线表示。)

3.幼儿将鞋子分类放进鞋架里,并制作标记。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妈妈知道1个鞋架放大鞋子,1个鞋架放小鞋子?(当幼儿根据大小分时,启发幼儿制作标记表示分类结果,如给大的鞋架上画上大圆点,给小鞋架画小圆点。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xiaobanjiaoan/3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