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案资料 >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08 赵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维持好教学秩序,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写?在大量阅读中我们选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愿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你提高工作或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1】

开学已经较长时间了,在美术课题实施过程中,我觉得需要把自己的反思与体会进行总结如下,从而有利于我今后的改进与发展。

孩子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幼儿借助画画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但小班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绘画水平低,正处于涂鸦期,我觉得正确的观念和适当的方式引导是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关键。

1、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

2、运用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宽松、富有>童趣的游戏环境能促进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绘画的动机。比如、在引导幼儿画“小猫吹泡泡”之前,我先带幼儿玩了个“吹泡泡”游戏,幼儿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一边吹一边说:吹吹吹,吹出许多大泡泡,泡泡变小了,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爆炸了;吹吹吹,吹出许多五彩泡,泡泡飘呀飘,飘到天上不见了”等等。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绘画时,幼儿很有兴趣的在纸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高高低低的彩色泡泡,边画边嘴里还念着游戏的儿歌,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3、适当的示范。

小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机械模仿,因此我在向孩子示范时,并不要求他们模仿,而是通过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分析,然后示范其主要的外形轮廓。

在这过程中,我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自编的小儿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事物。如:在绘画毛毛虫时,我用变魔术游戏的形式展开,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在变的时候,我分成了几个步骤,并且运用了儿歌,帮助幼儿理解。边示范边画:“毛毛虫,大大的头,圆圆的身体,一个圆一个圆,一节一节连在一起,头上有触角,身体下有短短的脚,真可爱!”在其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在教孩子画“小蜗牛出来了”时,我边念儿歌,边进行示范:圆圆的头、香蕉一样的身体、毛线一样的贝壳,弯弯的触角??通过用各个图形的组合表现小蜗牛基本外形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表现。

4、恰当地指导。

小班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坐不住,绘画活动中总喜欢自言自语,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还是闹哄哄、始终难以安静下来,他们的绘画水平也较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在作画时,我总是鼓励孩子边说边画,尽情地释放孩子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为此我改变以前的这种做法,相反地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放心地边画边说,如:在绘画在画小朋友的身体时。幼儿边画边说:“一条线是妈妈,一条线是爸爸,再画一条线手拉手,”边画边说,孩子们既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他们自己的感受又能得到释放,乍一看,活动室有点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完成了。

所以说,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引导幼儿“说”比较可行,每一次美术活动,我都允许他们围绕绘画的主题轻声地说,也可以与同伴交流、提问。如:请小朋友悄悄地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你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些什么事情?他们在什么地方呢?”孩子通过说,掌握了绘画的技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在指导幼儿画毛毛虫的不同动态时,我尝试使用“基本形”不变的方法,引导孩子让自己的毛毛虫从不同的方向爬过过来。

通过多次的示范、指导、练习,孩子们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孩子们都能从不同的方位变出自己想象中的毛毛虫。因此在绘画中对孩子们要求要高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还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值得我们去反思。我将努力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受一副手套的对称性。

2.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即左边的图形与右边的图形在大小、形状、排列上一一对应,完全一致。

3.使用各种图形、颜色、线条和装饰手套表面,激发孩子们大胆想象和创造。

4.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孩子良好的绘画习惯。

6.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自信地把你的手套介绍给你的同伴。

活动准备:

1. 三副手套。

2. 范的六幅画。

3. 手套形状的画纸供孩子们画画。

4. 油画棒。

5. 电视。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让孩子猜一个谜语:指尖腹中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冷不怕风,十冬十二月是英雄。 (手套)老师戴上手套。

2.引导孩子感受这些手套的对称美

老师:请看看这些手套,你在这些手套里发现了什么? (右边的手套和左边的手套在哪里?引导孩子说右边手套的尺寸、颜色和形状与上面的手套的尺寸、颜色和形状相同左边。这叫做左右对称。)

3. 孩子们讨论什么是对称

请一个孩子上前,戴上一副手套,(手套上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供孩子们观察)大家!你从这个孩子戴的那副手套中发现了什么? (左手手套的颜色,图形与右手手套的颜色和6个图形不同)我们可以称这样一副手套左右对称吗? (不能)让孩子戴上对称手套,然后让孩子观察并说出对称手套的美。

4.孩子们讨论如何装饰手套。

老师:孩子们知道一副手套必须有对称的形状才能漂亮。这些手套的图案和颜色是由工人的叔叔和阿姨设计的。让我们也设计一副漂亮的手套,好吗?现在我们的教室是工厂,老师是师傅,孩子是工人。我们先来看看大师们是如何设计手套表面的。

a>首先,戴上一副手套。拇指相对,想着要画的图形,然后开始画。在一只手套上画一个图形,在另一只手套上画出相同的图形。这是一个对称的手套。用颜色完成。还要求左侧和右侧具有相同的颜色。

b>老师展示设计好的手套(激发孩子们大胆想象。创造)

可爱的中国娃娃装饰手套是不是很漂亮?

流畅的波浪线也能做出漂亮的手套。

看!甚至我们所学的阿拉伯数字也可以装饰漂亮的手套。

这是一款用英文字母装饰的手套也很有特色。

简单的折线。圆点也可以制作漂亮的手套。

饰有俏皮熊猫的手套很有趣。

5.儿童装饰手套

“让孩子们成为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手套装饰得最漂亮。”

画得快的孩子可以帮助画得慢的孩子。

老师把画好的手套拍下来,放在电视上让孩子们欣赏。

6. 点评:

孩子们刚才装饰的手套包括动物、花朵、人物等,这些手套的图案很漂亮,颜色也很鲜艳。孩子们把装饰过的手套挂在墙上举办展览,比较谁的手套最漂亮。

对装饰手套的思考:

活动开始时,我让孩子们欣赏他们的小手套,感受手套的美丽。在欣赏和讨论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线和点的不同组合,学习如何设计图案。当老师进行操作和演示时,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他们渴望参与到活动中。在接下来的第一次尝试中,孩子们能够愉快地融入活动中,学习了正确的装饼干的方法;用线条和点的简单组合设计图案。

大多数孩子都可以使用我提供给他们的材料进行设计。他们可以通过图形创意来制作手套,在做、玩、玩的过程中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和创造力。不同的操作要求使手套的等级不同。有发展需要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各种创意,展现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我组织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让孩子们在认真聆听别人故事的同时,吸收和学习他人的创作优势,有利于孩子的未来的相关创意活动。充分、全面、深入的体验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丰富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快乐的课堂教学。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感觉。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3】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秋叶》包含中班美术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在示范讲解的指导下掌握拼贴技巧,学会撕彩纸条剪成小纸片,锻炼手指的柔韧性,如果你对撕纸活动感兴趣,就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秋叶”和反思教案吧。

目标:

1. 学习将彩色纸条撕成小块,培养手指的柔韧性。

2.在示范讲解的指导下,掌握拼贴技巧。

3.对撕纸活动感兴趣。

4、尽量将被观察物体的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并大胆地表达它们的不同特征。

5.培养孩子的初始创造能力。

准备:

几张不同颜色的纸,一棵树,扇子画,胶水,抹布

过程:

1 . 复习儿歌《像蝴蝶一样飞翔》

1. 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树叶会变成什么颜色?秋风一吹,树叶会怎样?

2. 老师和孩子们表演儿歌《像蝴蝶一样飞翔》

2. 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1. 老师:谁在哭?为什么会哭?

2、老师:树妈妈的叶子宝宝被风吹走了,我们帮树妈妈找回宝宝吧!

3.老师:大树妈妈的宝宝们都藏在这些彩色的纸条里。 (教师展示彩纸条) 4. 教师示范并讲解将彩条撕成纸片并粘贴的方法。

5. 孩子们试着把一张长纸撕成小块。

6. 蹒跚学步的孩子试图把撕碎的纸贴在树上。

边做边说:我为什么树找到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例如:我为大树找到了一个红色的宝宝……

第三,一起欣赏作品。

1.一起欣赏作品。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秋天》这首歌,感受秋叶之美。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堂好课,不仅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他们感兴趣,所以他们可以跟随你的领导。

本文延伸阅读:树叶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纹理。叶子可以聚集或分散在整个地方。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或锯齿状的。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4】

本周在班上上了一节《我和我的好朋友》美术课。孩子们对“朋友”两个字是非常熟悉的,但在作画过程中发现好几个孩子都忽略了自己的朋友,一张画上只有自己一个人,面对这些大班的孩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然有些孩子指导我和我的朋友在作画中一定要体现出两个以上的小朋友。

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提问道:“老师我不会画我的好朋友。”我便回答到:“你的朋友长什么样子就画什么样子啊。"于是我就在黑板上花了一个样板冰与幼儿讲解我的好朋友的特征。作画认真的进行着,我发现很多孩子都跟着我的样板画,我就赶紧跟幼儿说,不能跟着黑板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长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子。不久,幼儿吧主题人物都画出来了,于是我就增加难度要求幼儿画背景。有的小朋友画了很多花花草草,还有大树;有的小朋友画高楼大厦,还有蓝蓝的天空等等。几乎都是画这些,看起来可美观了,但是有少部分幼儿花花还不怎么行,但比以前进步了,起码不会乱画线了。

这节美术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了,但是在我们评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涂色能力。有部分孩子的用色不够艳丽,掌握涂色的技巧不够,原因还是平时的训练太少了,子啊这方面还是应该加强训练。让孩子的涂色水平都能和画线描画那样出色。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5】

该活动是建构教材学前班的《雪花飘飘》主题中的一个美术活动,活动过程极为简单,活动开始教师变魔术:出示事先用白色蜡笔画好雪花的画纸,教师用水彩颜料在纸上涂色,即呈现雪花的图样。 “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变出雪花的吗?”我没有马上告诉幼儿魔术的秘密(蜡笔和水彩颜料不相溶合的特性),而是问:“你们谁也想来变一变?”于是许多幼儿都纷纷举手,由各组选出代表,幼儿开始学着老师的模样,用毛笔蘸上水彩颜料,在白纸上煞有介事地涂画,可是没有任何一张纸上呈现出雪花,为什么呢?让大家畅所欲言,然后我将纸翻一面,又请几个善于画雪花的幼儿带上白色的油画棒到前面来帮忙,先用油画棒画出不同的雪花,然后再用水彩上色,幼儿这回终于看到了心仪已久的雪花,幼儿顿时兴奋起来,这时趁势引导观察幼儿绘画的不同雪花,并鼓励幼儿说:“我们的小魔术师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一起来下雪吧。小朋友作画时,大家可以互相帮忙,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请教师帮助,在画面中还可以丰富冬景背景。” 幼儿作画,教师进行指导,最后幼儿欣赏同伴作品,评选出最美丽的雪花。

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在尝试中体会蜡笔和水彩颜料不相溶合的特性,逐步掌握脱色的绘画技能。活动全过程让幼儿自己去 “尝试”,去动手,冲破了“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在 “试中学”、“做中学”、“想中学”

的新型教学模式,绘画中不只是单纯的教幼儿学习绘画技能,而是注重让幼儿了解科学和技能的关系,通过感知、操作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幼儿既能亲身参与感知、探索,又能动手操作、尝试,看到自己的成果,体现科学与技能的结合。

本次活动体现了分层递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先让幼儿自己尝试,然后再讨论分析,再尝试直至成功,每个环节紧紧相扣、步骤分明,进行独立的操作,从个体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有所发现获得成功,同时还强调了幼儿间的团结协作,培养了合作意识。

本次活动自始自终以 “尝试”两字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互相表达、交流信息时态度积极,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尝试结果,幼儿由“要我说”,发展为“我要说”的积极状态,轻松愉快的获得了脱色绘画的技能,孩子的情感也一直处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

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是:个体间差异存在明显,操作时幼儿安静作业的习惯还未养成,相互间不会通过协商合理分配材料,造成颜料粘到同伴的衣服上、作品上等等,这些都将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去调整改革,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出。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6】

活动目的:

1、引导孩子理解水墨画作为国画的意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学会使用绘画工具。

3.培养孩子大胆画画的能力。活动准备:欣赏各种国画图片、实例、水墨等工具。活动过程:

1. 欣赏水墨画,认识绘画工具

p>

1. 展示国画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并提问:什么是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区别? (唤起孩子对新绘画方法的兴趣)

2.展示绘画工具,引导孩子了解宣纸和白纸的区别(质感),让孩子比较指导国画需要特殊颜料—— ------墨水,了解墨水的深度(用水稀释)。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粗的地方用笔身画画

3.欣赏图画,引导孩子感知中国画的魅力

2、老师示范并引导孩子画葡萄,问:画葡萄时,先画哪一部分?引导孩子先画纸的大面积,最后再画小部分)引导孩子看看老师是如何使用毛笔和墨水的? (注意水和油漆的结合) 问:水太多会怎样?如果水少了怎么办?你用笔的哪个部分来画叶子?当你最终画出叶茎时,你应该用笔的哪个部分来画?

3、孩子画画时,老师会知道孩子拿笔墨的方法,注意画面的布局,画的顺序。

第四,孩子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

五、延伸:在活动区练习

幼儿园美术教学反思【篇7】

我觉得美术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件特别愉快而美好的事儿。今天我正是在这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整个活动。我把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线条让孩子感知、欣赏,在活动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幼儿对线条的兴趣,扩充幼儿的知识面,开阔幼儿的视野;增加幼儿对线条美的感受,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敏锐度。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遵循幼儿为主体的理念,突显在以下三方面:

送给了孩子一双慧眼。活动一开始以轻松欢快的《花好月圆》音乐和优美形象的绸带舞蹈自然地将幼儿带入了一个美的境界。孩子们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他们一个个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眼前的一切,首先给了孩子们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到的美,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很自然地让幼儿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提升到了欣赏,他们在愉快的欣赏舞蹈中认识了各种线条,培养了幼儿对线条的敏感性。这为接下来让幼儿欣赏线条作品和创作线条画作了很好的铺垫。陶醉在音乐与舞蹈中的孩子们,他们的`心情是惬意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心智被开启了,眼睛也闪光了。

还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儿童生命本能的自然突现。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特别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欣赏神奇的线条作品,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了幼儿视野。欣赏中能做到与幼儿平等对话,尊重幼儿对作品的感觉和表现,而不是以自己的欣赏视角来压制幼儿。由于《老爷爷的呼噜声》这幅线条作品对幼儿的视觉冲击力较大,想象余地也较多,所以我就有重点地与幼儿一起欣赏,欣赏中加上了“模声”启示,让幼儿视听结合,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拓展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孩子们也和老师一起边呼噜着边用手比划着高低不平的波浪起伏线,满足了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释放美的欲望。在设计此过程中已突现了一种渗透意识,那就是我们美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欣赏与表现时,我始终给孩子以亲切的眼神、鼓励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赏的话语,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自我体现的快乐。看得出来,孩子们在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时,都能毫无保留的将作品的意韵显露了出来。

赠给了孩子一个平台。欣赏与操作、表演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与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老师的一句“用自己喜欢的神奇线条将海底世界变得更热闹些吧!”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着大师的线条画风格,进行着艺术表现,看得出:画面中的鱼儿有的在唱歌;有的在两两说着话;有的在水草边吹着泡泡还跳着舞呢!——真是一幅热闹的场面!“小画家”们将自己笔下热闹的海底世界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后,我又巧妙地以线条舞游戏收场,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扮演着一条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儿,时而以波浪线起伏、时而以螺旋线转圈、时而以直线下沉等,欢快地在水中跳着线条舞,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表演,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他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激情四射,我觉得这正是幼儿对线条的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再一次体现。也许这正是我的精巧设计意图所在吧。

总之,我的这节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美术新课堂的活力,新课堂的色彩,给了我很多启示。

本文来源://www.zjan56.com/jiaoanziliao/6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