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

时间:2023-04-27 赵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精选7篇。

有请阅读“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相关内容。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预先安排好自己的计划,教师每次上课时都少不了一份优秀的教案。 教案可以指导教师持续改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可以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3.体验在与同伴游戏时的快乐。

重难点: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CD、纸飞机、铃鼓、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小朋友们,看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唱歌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礼貌,除了客人老师来了,还有谁来了?快坐下来看看。

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坐在纸飞机上飞行,他们开心吗?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飞机飞行,比如起飞、转弯、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师的铃鼓声中,幼儿用肢体模拟飞机飞行,当铃鼓节奏停下来的时候,幼儿也需暂停飞行。

三、播放CD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歌词,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用动作表示你是一张纸,正在被折成飞机呢?在想象自己变成一架纸飞机,你会怎么飞?

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两到三遍。

请幼儿五人一组,排成一纵队。先由第一名幼儿当纸,排在第二个的幼儿唱第一句,并假装把第一名幼儿折成了纸飞机。唱第二句的时候,把扮演纸飞机的第一名幼儿丢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儿就被丢出去后开始到处飞,在歌曲最后一句的时候,飞回到队尾。然后第二名幼儿扮演飞机,被第三名幼儿折好丢出去,按此循环游戏。

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2)

大班音乐:月亮婆婆喜欢我

活动背景:

我第一次参加市一课多上活动,就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一等奖。随之市教研室组织的市区互动的教研观摩活动,我也就有幸参加了。其中一位市学科带头人上的一节音乐歌唱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喉、丰富又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和简洁、巧妙的组织语言已深刻的印在我的记忆里,也常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从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好课是因人而精彩的。现将当时听课过程的记录评析如下:

活动实录:

(一)感受音乐旋律:

1、教师亲切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某老师, 你们欢迎我吗?(幼:欢迎!)怎么欢迎?(幼儿自然开心的拍起了掌声)好!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睡在我用臂弯做的摇篮里,我哼唱《摇篮曲》,你们就跟着我的摇篮,摇呀摇呀睡着了,好吗?

评析:这种导入方式自然、亲切,直入主题,加上老师轻声细雨而有柔美的声调,给人甜甜的美感。人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被激发调动起来了。

2、三次感受音乐旋律:

第一次:教师边跟琴声哼唱边晃动手臂故作陶醉状,带领幼儿的身体随音乐左右晃动;

第二次:“妈妈摇着摇着 ,宝宝就睡着了,现在妈妈摸谁的头,谁就轻轻趴下睡着了;”

第三次:“妈妈真累呀,心疼妈妈的宝宝们快哼唱这首曲子,让妈妈没也睡觉吧!”

评析:学歌前,教师用了哼唱的方式,让幼儿三次整体感知歌曲旋律,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这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后,在设计上的巧妙;另一巧妙之处在于三次哼唱前,教师生动的过渡语言,让每个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教师设计的“陷阱”里了。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清唱歌词。师提问:我们睡觉的时候,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呢?(允许幼儿想像表达);那我们假装睡着,看看谁来了;

评析:在这种甜美的意境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再次被激活,七嘴八舌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回答:“小偷”“大灰狼”“太阳”“星星”。教师却依然投入地倾听,不予回答,任凭幼儿的好奇心悬在那,为他们认真倾听歌曲的范唱又埋下了伏笔。

2、教师清唱后,师幼互动问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关字卡,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问:谁来了?(月亮婆婆)(出示)

问:为什么来呀? (喜欢我)

问:做了什么动作?(洒下月光把我摸)、(表现洒的动作,提示幼儿摸摸鼻子、耳朵等);

问:玩了什么游戏,(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问:玩了几次?(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字卡

评析:五次层层递进的提问,把歌词的句子和关键词进行了有效的提炼,而且“洒”“摸”两个字还配上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加深印象,让我再次佩服设计的巧妙。而且,排列的方式也为后面的伴唱部分留有空白。

3、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学唱歌曲:

(1)看图完整唱第一遍:(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示喜欢月亮婆婆吧;)

(2)边做动作边演唱:(再来一次,做上动作吧;)

(3)用很美轻轻的声音唱:(晚上用什么声音唱?)

(4)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白天唱这首歌用什么样的声音?那我们试试)

评析:集体教唱部分共四次练习,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学唱歌曲的枯燥,还保护了幼儿的声带不致疲劳。这样的过渡语言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智慧。

(三)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听录音,感知伴唱的音乐部分。

师:天空中的星星被我们吵醒了,朝着我们眨眼睛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眨眼睛了(放音乐,教师在相应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势,帮助幼儿感知)

评析:伴唱中的“啦啦”是每个执教老师认为很难处理的部分,但这位老师用星星眨眼睛的办法处理,首尾呼应,与整个教学设计融会贯通,真的是独具匠心。

2、请幼儿找星星,贴在相应的地方:

评析:由于幼儿第一次听,有两处错误的地方,教师不急于纠正,而是又唱一次,让幼儿对应感知后,再纠正,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

3、集体练习一次:我来做月亮婆婆,你们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啦!

4、分角色练习几次(教师和孩子商量怎么才能做到声音的均衡确定角色练习的方式)

评析:这样教师和孩子商量怎么分角色,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更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束活动。

师:夜深了,小朋友在什么?对,小朋友睡着了,做了个甜美的梦。谁睡得香,谁睡得甜,月亮婆婆就来亲亲他的小脸蛋。(循环放音乐,教师随音乐轻轻抚摩每位幼儿,让喧闹活跃的课堂逐渐安静,呈现了一幅教师轻抚每位幼儿的怡人感人画面。)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2.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3.体验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现劳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活动难点: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活动准备:了解《圣诞爷爷》的故事绘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受音乐,熟悉游戏动作。

1.教师讲述《圣诞爷爷》故事,引起活动兴趣。

“圣诞老人住在遥远的北国森林,他们一年只派发一次礼物,你们知道平时他们都做什么吗?”

2.引导幼儿创缩播种、浇水、修雪械、收获礼物的动作。“圣诞老人在四个季节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声音,尝试讨论配器。

1.幼儿自选倾听生活用品发出的声音,为不同的劳动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诞老人劳动,随音乐有节奏整齐的完整演奏,体验用乐器表现劳动的快乐。

(1)幼儿自选一项劳动内容,第一遍随乐演奏。

(2)提问:劳动的心情怎样?会用自己的工具吗?(用情境性语言启发幼儿轻轻播种子、扎礼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齐)

(3)幼儿再次合作演奏,教师语言指令提示音乐的转换。

4、启发幼儿让小工具跳舞,分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

(1)分小组讨论,指导幼儿的动作和节奏,体验劳动的有趣。

你们想编一个什么队形?做什么动作劳动?

(2)集体随音乐完整演奏一遍,体验更有趣的劳动。

(3)用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达。

(4)加入小铃请幼儿劳动后坐着雪橇回家,反思自己的演奏和加入小铃后的音效,思考怎样演奏渐弱的声音?

5、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生活物品能发出许多有趣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吧!

大班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节奏鲜明活泼跳跃的音乐,ABA的形式便于幼儿进行演奏。活动中我将音乐与《圣诞老人的王国》绘本故事结合,以故事中圣诞老人劳动的情节为故事情境,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发幼儿演奏兴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儿演奏水平。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作形象,迁移表现节奏。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就会理解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抽象的节奏型时比较枯燥,我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劳动时数种、修雪梯、包礼物的动作,然后创编了“玩具送给你”的语言节奏,鼓励幼儿与节奏型进行匹配,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丰富和全面。配以简单的“绕、锤、摆手”等动作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节奏练习,无形中渗透了所学的节奏型。

二、巧用生活材料,增加演奏的兴趣。

奥尔夫节奏乐中强调:生活化的物品引用节奏训练中能增加幼儿演奏音乐的乐趣。生活中的物品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纲要中也指出:“贴近幼儿生活,途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以生活化材科着眼于幼儿的生活,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材料为依托,以游戏化的情境为生活化材料演奏为桥梁,使活动有效展开。活动中我尝试运用了装着豆子的小瓶子、塑料袋、小木棒,鼓励幼儿探索材料的演奏方式,并与撇种子、修雪松、包礼物的节奏进行匹配,幼儿探索出“摇、敲、绕、拽”等方式掌握了节奏型,提高了演奏兴趣。三、合作创编队形,拓展演奏的空间

《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理解音乐表现力。而人际合作的增加,给幼儿打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创造性表现乐趣。所以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机会更能使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设计队形演奏音乐,“播种组”的小朋友设计了双排队形,并设计了内外交替撒种的演奏动作,“包礼物”组的幼儿设计了圆形礼物,并用上举的动作扎丝带等。幼儿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体验到了合作创造的快乐。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鼓励幼儿创造性演奏等方面我还需提高。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4)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在农场里》教学设计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班孩子都是农牧民的孩子,家里都有动物孩子们也基本上听见过他们的叫声。《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要本土化,利用当地的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更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我选择了这个中班的音乐活动。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重点:教育幼儿学会领唱和齐唱方法演唱歌曲。

难点:教育幼儿创编新歌词。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能用汉语表达歌曲。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奖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而音乐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中音乐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在农场里》这节歌唱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编创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我改变以往的图谱,换成了生动的背景图,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和节奏卡,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歌唱、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等幼儿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幼儿与小动物的距离。首先在创编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农场里还有那些动物朋友没有来,我们把他们也请到《在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本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指着图片分别领唱。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

此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些混淆,虽然我纠正了一下,但效果并不很好,这也许是我班幼儿语言能力弱,又是全班幼儿一起上课的原因吧,我相信只要稍微个别辅导一下,那几个幼儿一定能改过来的。不过我觉得整个活动效果还好。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可以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3.体验在与同伴游戏时的快乐。

重难点: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CD、纸飞机、铃鼓、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小朋友们,看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唱歌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礼貌,除了客人老师来了,还有谁来了?快坐下来看看。

二、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

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坐在纸飞机上飞行,他们开心吗?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飞机飞行,比如起飞、转弯、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师的铃鼓声中,幼儿用肢体模拟飞机飞行,当铃鼓节奏停下来的时候,幼儿也需暂停飞行。

三、播放CD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歌词,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用动作表示你是一张纸,正在被折成飞机呢?在想象自己变成一架纸飞机,你会怎么飞?

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两到三遍。

四、将幼儿分组,根据歌曲来玩儿纸飞机的游戏。

请幼儿五人一组,排成一纵队。先由第一名幼儿当纸,排在第二个的.幼儿唱第一句,并假装把第一名幼儿折成了纸飞机。唱第二句的时候,把扮演纸飞机的第一名幼儿丢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儿就被丢出去后开始到处飞,在歌曲最后一句的时候,飞回到队尾。然后第二名幼儿扮演飞机,被第三名幼儿折好丢出去,按此循环游戏。

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 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wWw.zjaN56.CoM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呀?(教师手势)它叫?它叫?谁先飞走了?然后谁飞走了?小树好孤单,它对小鸟说什么?(丁丁回来吧,冬冬回来吧,快快回来吧!)请幼儿帮助大树一起喊小鸟回来。(教师配上动作)(2)幼儿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好玩吗?我们也来玩一玩吧,现在你们变成一棵大树。准备好,两只小鸟来了。

……重点练习那句"快快回来吧!"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听,他们又开始玩游戏了。

3.教师随钢琴音乐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别站在老师的右手和左手边。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教师再次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演唱的声音。

四、幼儿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儿套上指偶,明确角色。(配上伴奏音乐)

2.师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师幼完整连贯演唱歌曲一遍。

4.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师引导、小结。

1.你们喜欢丁丁和冬冬吗?为什么?

2.小结:丁丁和冬冬这两只小鸟真懂事,听见大树的一声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而大树也会在下雨天为小鸟撑起一把小伞,他们会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象两只小鸟一样相亲相爱。

现在我们飞到小树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我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体验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孩子很乐意去说、去唱。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最后孩子们自己带上纸偶完整演唱歌曲时,手上纸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确,边唱边做动作有点顾不过来,所以显得有点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2、体验泡茶、喝茶的快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活动重点:

能跟着节奏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活动难点:

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老师示范舞蹈。

(2)刚才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外形特征

(1)刚才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动作。

(5)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模仿

(3)提醒幼儿注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模仿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刚才我们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教学反思:

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是茶叶上市的时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乐活动让孩子感受采茶的欢快气氛,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5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