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2-12-20 赵老师教案网

中班芽教案反思7篇。

赵老师教案网精选栏目推选:“中班教案”。

老师也算是学子们第二个父母的角色,当教学工作进入到下一阶段时,是时候准备一份教案了,借助教案可减少青年教师教学时的压力,如何写教案才能符合课程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芽教案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美术课上,让幼儿涂色,一位幼儿把两种颜色混到了一起,奇妙的变了颜色,惊喜的跑来让我看他的新发现,我想:何不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颜色的变化,于是设计了这堂科学课。

活动目标

1. 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 能用两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3. 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自主尝试配色实验。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 能用两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料和调配的三原色颜料水,

2.幼儿每人一支排笔,每人三个透明的塑料杯(杯中盛少许水),每人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3.幼儿分三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上一种颜色(每组幼儿不能相同)

4.每个幼儿面前放一杯清水

5.橙子、葡萄、西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对变色游戏的兴趣。

a.教师出示蓝色颜料水,以变魔术的方法让他变成绿色,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b.老师揭开谜底,黄色和蓝色的颜料水混到一起就可以变成绿色的。

二、基本环节

1.让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a.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请你们每人选出两种颜色混到一起,看蓝色和红色会变成什么颜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什么颜色?

b.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c.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幼儿用颜料再次动手操作,验证颜色的变化。

a.幼儿用排比蘸两种颜料混在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

b.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在幼儿蘸颜料时,提醒幼儿一种颜色用完把笔在清水里洗一下再蘸另外一种颜色,注意不要把颜料涂在衣服上或者桌子上)

c.幼儿操作完毕,老师记录幼儿操作结果。

红+黄=橙

蓝+红=紫

蓝+黄=绿

三、结束环节

游戏“找朋友”

老师出示橙子,西瓜、葡萄,三组幼儿身上各贴一种颜色(红黄蓝颜色其中之一)每组颜色不能相同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出橙子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出西瓜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成葡萄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发现颜色变化的规律。在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时,老师没有提醒幼儿让幼儿用手指用力的搓橡皮泥,让两种颜色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幼儿学习自己记录结果会更好。在结束环节,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个别幼儿不能主动地参加到游戏中去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2

设计思路:

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记得童年时对蒲公英就很好奇.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我们认为相比较其他的植物来说蒲公英对幼儿的吸引力会大一些.除了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活动的延伸.从蒲公英生长的特性来表现律动,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单的舞蹈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zJaN56.COM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

朗诵内容:

这是一个有太阳的下午,风轻轻的吹着.很轻,很轻.突然,风大了起来,蒲公英宝宝离开了妈妈,跟着风婆婆,飞呀飞呀,刚要落到草地上,又有一阵风吹来.蒲公英宝宝又飞了起来,飞呀飞呀,飞的高高的.咦?风停了,蒲公英宝宝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从空中往下落.有的落在了池塘边,有的落在了柳树下,有的落在了花丛中.下雨了下雨了.蒲公英宝宝张开小嘴开心的喝着水.渐渐的,蒲公英宝宝长大了,个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有的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一样高,有的长的更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花了.身上长出了许多蒲公英宝宝,他们也做妈妈拉!(自创)

舞蹈结构(建议):

第一段:戴同色绒球的蒲公英宝宝们在一起,围成几个圈.

第二段:蒲公英宝宝分散开.

第三段:重新组合成若干朵蒲公英(自由组合,一人,两人,三人...每朵人数不限)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小花伞,结合《纲要》中的主题目标,让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有信心,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写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花伞,感受花伞上图案的对称美。学习用点、线、面对称地装饰小花伞。

2、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体验画画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是学习用点、线、面对称地装饰小花伞。

2、 教学难点是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收集的小花伞若干。

2、圆形纸若干,记号笔、彩色水彩笔、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花伞

师出示实物小花伞若干,摆放在活动室四周。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小花伞。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

说说你最喜欢的小花伞,为什么喜欢?

二、引导幼儿感知小花伞上图案的对称美。

教师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请幼儿欣赏后说说自己的发现。(伞上的图案是对称的,上面的和下面的花纹、颜色、形状都是一样的,,左面的和右面的花纹、颜色、形状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对称。)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小花伞。

教师引导语:这些小花伞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把漂亮的小花伞好吗?

设疑:你想做一把什么样的小花伞?

四、幼儿绘制小花伞。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色彩做一把漂亮的与众不同的小花伞。注意图案要对称,看谁装饰的最漂亮。

五、小花伞展。

展示幼儿制作的小花伞,比一比谁的小花伞最美。

活动反思: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布森指出:知觉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因此,在活动中,我能尊重孩子的需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大胆想象,装饰小花伞。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提升,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4

活动地点:美工室(活动室)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孩子的创造力,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引导幼儿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应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在生活中,梅花虽比较常见,但孩子们对梅花缺乏了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梅花的特征,并能基本掌握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技巧,在创作时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满足幼儿创作的欲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吹点画,体验创作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梅花的基本特征。

3、基本掌握吹画、手指点画的方法技巧。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稀释的黑色、红色丙烯颜料,图画纸,吸管,小勺子,抹布,梅花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谈话引出导入。

小朋友们好,冬天到了,梅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今天小雪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赏梅花吧!

二、基本环节:

1.教师出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并观察梅花的基本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观察结果。

2.教师示范讲解点吹画《梅花》的方法步骤:

(1)用小勺子舀适量的黑色颜料倒在纸的下半部分。

(2)拿起吸管,吹出梅花的枝干。

(3)用右手食指蘸取适量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上漂亮的梅花。

(4)点画完成后及时擦手。

3、分发材料,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吹画时不要吹到纸外;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卫生;

(3)提醒幼儿在吹画过程中注意换气。

三、结束部分

1、鼓励幼儿和他人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

2、作品展示欣赏。

活动反思

活动的开始,我先和幼儿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再出示一些梅花图片,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说说梅花有哪些特征。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在观察时很细心,积极回答说梅花是冬季开放,它没有树叶只有树干和树枝,说出了梅花的颜色和形状。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了解了点吹画《梅花》的创作过程,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我就适时的请孩子们到准备好材料的桌子上进行操作。孩子们参与热情高涨,就连我们班平时动手能力较弱的小朋友,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在活动最后,孩子们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成就感特别强。

活动前,我在桌面上铺好了桌布,也多次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弄脏自己和小朋友的衣服,所以孩子们在卫生方面,做得很不错。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倒黑色颜料的时候,虽然和孩子们说了不要倒的太多,但是没有多次强调,导致有的小朋友在创作的时侯,倒了太多的黑色颜料,把纸都穿透了,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二、有的小朋友在吹梅花枝干的时候,力度把握的不太好,有吹出纸外的现象,个别幼儿在点梅花的时候不够大胆、自信。

三、活动中,虽强调幼儿点梅花的时候,要用右手的食指点画,但是有一两个小朋友用的是左手食指,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改进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努力做到更好!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一步体验成就感。

2、培养幼儿初步创编歌词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教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做律动入教室。(放音乐,根据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

(二)、发展:

1、发声练习

2、“磅磅,沙沙沙”小朋友听什么声音?是谁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1)小朋友咱们一起问一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

小雪花回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从哪来的?(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那小雪花为什么要来?它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

3、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看课件跟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5、看课件欣赏歌曲,“你听到了什么?”

6、听教师演唱,幼儿拍手

7、幼儿完整唱三遍

8、启发幼儿进行创遍第二段歌词

(1)“冬天过去了,什么季节来了?你听滴答滴答,谁来了?”(小雨滴)

(2)“小雨滴为什么要来,来告诉我们些什么?”

(3)小雨滴是特意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它可真好,为了感谢小雨滴我我们为它编首儿歌,好不好?

9、编完后完整的说,小朋友你们都非常的棒,为小学化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10、老师把小朋友的儿歌陪上了旋律,小朋友听一听好听吗?

11、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分组唱分组、个别进行演唱

12、“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完整的唱两编

13、“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14、加动作进行演唱

15、结束:

好了,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心情吗?

那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画下来,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表演歌曲出教室

活动延伸:

美术:画冬天景色或是绘画歌曲的内容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6

教学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画正面人,表现出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蜡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长高了呢?”(引导幼儿说出。)

小结:

二、观察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1、提问:请你们互相看看对方的胳膊、腿是怎么样的,再看看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看看对方的发型是怎么样的,长相如何。

2、共同确定头在画纸上的位置,在纸的上方画头部,把脸蛋画大。

3、教师示范。

按由上而下的顺序,由幼儿提示,教师逐一添加。

4、观察人物整体特征,说说还可以画什么。

提问:

小结: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纸的上方画个大大的脸。

2、有顺序地画出身体各部分的特征。

3、添加某些细节,添加得越多表示自己观察越细致,手越灵巧。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把自己的作品和师生共同创作的人物画放在同一基底线上,比一比画中人物的高矮。

2、寻找作品中的细节,比一比谁画得更仔细。

3、教师总结:

五、活动延伸

1、游戏:我们会长高幼儿用作品一起玩我们会长高的游戏。

2、选择长度不同的长条纸画人,从矮到高排一排。

教学反思

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应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长大”了,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快乐。活动中孩子们大都能完成,只有个别幼儿将手画到了头上去,可能要求还不够明确吧。

总之,我认为美术教育活动不单只是教幼儿画几幅画,它对幼儿的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展现自己心中的天地。

中班芽教案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场景。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

3、幼儿可根据需要,可单人进行作画,也可自由结对进行作画,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事先在活动室布置下雪天的场景。

(2)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绘画纸;

2、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

3、大的展示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地玩音乐游戏——《堆雪人》

1、在创设的雪景氛围中导入课题。

2、音乐游戏——《堆雪人》

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雪人的情绪。同时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场景。

二、教师示范画,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1、教师:“冬天来了,小雪花悄悄地飘落下来。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欢什么玩什么游戏?”

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堆雪人,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这没有雪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师引导幼儿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画一种雪人的形象。

师:“那我先来堆一个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师:“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来和它做游戏,心情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表情。

师根据幼儿口述的雪人形象,绘画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瞧,老师画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觉得有些寂寞,你们有什么好主意来帮帮它?”

幼儿相互交流并回答。

引导幼儿绘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样,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添画,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绘画的纸和笔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音乐游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来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绘画的作品内容。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打破了常规美术教学活动的模式,有机地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首尾照应。同时,无论是在音乐动作表现还是在色彩构图表现上,教师都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注重了幼儿情绪情感的真实体现。

在绘画材料的选用上,教师也打破了原来绘画的传统,而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不同色彩和大小的纸张,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整个教学活动活而不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基本功也十分扎实。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并努力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zhongbanjiaoan/4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