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小班教案 >

小班幼儿园教案

小班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3-01-27 赵老师教案网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汇总。

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这样的内容。优秀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每一堂课负责,老师在准备教学任务之前要准备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 篇1

设计意图: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一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在一个家庭中妈妈和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爸爸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影响,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选择多种图案来装饰爸爸的领带,选择多种材料,运用绘画、剪贴、拓印等方式设计领带。

2、了解爸爸的服饰特点,喜欢爸爸,会主动关心爸爸。

3、体验给爸爸制作礼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选择多种作画工具装饰爸爸的领带。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一条爸爸用过的领带,布置“领带展览会”。

2、水彩笔、油画棒、彩纸、胶水、拓印工具、简单的花纹图案。

3、幻灯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对领带的兴趣。

1、出示领带,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呀?(领带)它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戴领带的叔叔精不精神,帅不帅啊?小朋友的家里谁喜欢戴领带啊?(爸爸)哦,爸爸喜欢戴领带啊。戴领带的爸爸看起来很精神,还很帅。

2、领带有很多种,老师今天也收集了很多领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领带图片,老师带领幼儿逐条欣赏领带,并向幼儿讲解领带的样式。

3、看了这么多的领带,我们知道了领带有很多种,每一条领带的花纹和样式都不同,那小朋友喜欢哪一条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设计一条漂亮的领带送给自己的爸爸呢?

二、出示老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领带,并告诉幼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引起幼儿自己制作领带的欲望。

1、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给爸爸画一条领带,还可以用好看的彩纸给爸爸黏贴出一条领带,更可以用拓印的方法给爸爸设计一条领带。

2、幼儿自主选择设计领带的方法,老师平衡一下各组孩子的数量。

三、画一画,粘一粘,印一印,引导幼儿设计出自己的领带,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幼儿自己动手设计领带,老师巡回指导提示。

四、教师、幼儿一起展示作品,并评价。

小结:小朋友设计的领带都非常漂亮,马上就要过父亲节了,我们一起把领带送给自己的爸爸,作为父亲节的礼物好吗?

提问小朋友,送给爸爸礼物时,准备对爸爸说些什么呢?

活动延伸:

下午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领带带回家,亲手送给自己的爸爸,并亲手用双面胶黏贴在爸爸的领口处,体验成功的喜悦,表达对爸爸的爱意。(活动前告诉家长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父子间的相互关心,更加亲近,要求爸爸在收到礼物时表现由衷的欣喜和赞赏。)

课后反思:

领带是男性特有的装饰品,装饰领带的活动可以使幼儿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从而更加留意、关心自己的爸爸。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现在的爸爸很少戴领带,孩子们对领带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喜欢领带,第二个环节才是我为爸爸做领带,第三个环节就是我为爸爸带领带。

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孩子们信心满满的为爸爸设计领带。这个环节遵循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引导幼儿用涂一涂、画一画、撕一撕、贴一贴、印一印的方式装饰领带。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材料准备上,我选用了孩子平时接触较多的材料:彩纸、油画棒和范画。然而,当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领带展现给大家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的孩子在装饰的时候只用了简单的粘贴装饰,整个画面显得比较单一。有部分幼儿还把颜色涂到了领带之外,也有部分幼儿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手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人物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学具:幼儿操作纸、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拐杖、女士包、领带等。(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出示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图片。

师:看,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从他们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谁了。

师:看,家里的手套都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谁能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观察的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过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2、宝宝送物品。

(1)个别幼儿送物品。(3分钟)请个别幼儿送手套并讲述原因。

师: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要这么送?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套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来了。

用同一种物品--手套来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手套送给谁。

(2)全体幼儿送物品。(12分钟)师: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送一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他们下面,记住一边送要一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送。

幼儿送物品并讲述原因。

幼儿集体操作时,教师所选材料有了递进,有一组(4双鞋子)同类的物品,还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较明显的物品,如拐杖、领带等。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这一目标的达成。

3、展示幼儿作业,集体检验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送的?为什么要这样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纠错。

评价幼儿作业时,先选用操作正确,比较有序作业进行点评,再选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作业,引导幼儿自评,利用幼儿间的差异资源进行互评。

课后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目的是让幼儿按照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从而能增进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这些常见物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宝宝送物品》这一活动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进一步认识常见物品,并能给不同人物进行匹配。教师在教学具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选用一组同类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方法--比较,同一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品该送给谁。在幼儿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递进,用了一组同类物品,另外还选了4个特征较明显的物品,难度有所提高,对幼儿更具挑战性,幼儿对判断物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判断物品该送给谁,不仅可以通过比较,还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明白物品的用途,从而进行判断。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新年里发生的开心事,进一步感知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与快乐。

2.懂得现代生活的美好,热爱自己身边的人。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新年里的开心事》、幼儿绘画材料(画笔、绘画纸、剪刀、浆糊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新年里的开心事》,引出主题。

重点提问:

师:过节开心吗?我们都在假期里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过节的?(幼儿观看课件,教师在旁边介绍。)

小结:我们中国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可真热闹!家家户户团团圆圆一起吃年夜饭;放烟花、点爆竹;堆雪人、打雪仗;唱歌、跳舞;走亲、访友新年里的开心事真多!

2.讨论新年里的活动。

重点提问:

(1)人们在过年的时候都喜欢做什么事情?

(2)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过年时,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结:我们小朋友在新年里也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如穿新衣、戴新帽、收红包、买玩具、吃好吃的、玩安全烟花等。开心的事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我们要把开心的事情用画笔记录下来,这样才不会忘记!

3.画画新年里的开心事。

(1)引导幼儿画画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2)师根据幼儿绘画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4.过新年画展。

把幼儿作品放在展览角展示,供幼儿欣赏、交流。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能尊重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来引导他们用连贯,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春节里快乐的事,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也能快乐地分享着,达到了最初预定的目。

小百科:开心,指心情舒畅,快乐。见汉·王充《论衡·艺增》:经增非一,略举较著,令恍惑之人,观览采择,得以开心通意,晓解觉悟。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图片。

2、布置好图形王国的场景。

3、幼儿对各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到圆形王国去参观,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圆形王国里有谁?(教师提供各种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纽扣、饼干、轮胎、盘子、皮球等)

2、请幼儿参观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二、活动过程

1、认识圆形,让幼儿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操作,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滚滚、拍拍、摸摸。

2)请幼儿讲讲什么东西跑的最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生一起小结圆形的特征,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

2、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种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口袋中找出和教师一样的圆形物体,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3、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1、晨间体育活动时,提供圆形的东西给幼儿滚动。

2、在美工区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图片,让幼儿画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给图形找家,学习图形的分类。

与家长沟通计划请家长做有心人,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大小,并练习用重叠和并放的方法进行一一对应。

2、能积极动脑筋寻找正确的答案。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瓶盖两套:一套为从小到大有盖的瓶子4个,另一套为一样大的有盖的瓶子4个。

2、杯子和杯盖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瓶与盖比多少

1、情景导入

教师:狗妈妈在家大扫除的时候,找出了许多瓶子和盖子,你能帮瓶子找到盖子吗?

教师: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

2、重叠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一样大的瓶子和盖子若干,与幼儿讨论。

教师: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引导幼儿将瓶与盖重叠对应(一个盖子盖在一个瓶子上),再说说谁多谁少。

3、并列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从小到大有盖的瓶子一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与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教师:如果不用盖子盖瓶子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出瓶子与盖子谁多谁少呢?

引导说出并列对应的方法。

二、帮瓶子找盖子

1、介绍比赛活动

教师请幼儿观察两组瓶子(一组为从小到大的三套,另一组为一样的三套),请6名幼儿分两组比赛将盖子盖在瓶子上。

讨论:哪一组快,为什么?

2、巡回比赛。

三、幼儿操作活动。

帮狗妈妈整理东西

看,这里有许多套杯和瓶盖,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到朋友。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瓶子和盖子、把玩弄瓶子和盖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经常见到幼儿对瓶盖的拧、开等动作很感兴趣,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多见,活动很容易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动手尝试,在反复的操作中能找出瓶盖和瓶口匹配才能盖上的方法。

活动结束后.我将活动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游戏中,一来让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得到巩固练习,二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操作欲望,三来鼓励幼儿留意观察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瓶子和盖子,发现了奇特的瓶子和盖子,可以带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让幼儿初步产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 篇6

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什么不可为,可以怎样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

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

3、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画面一:兔妈妈、兔宝宝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画面二:坐公交车。包含以下几个小画面:

(1)上车时小兔们你推我挤,一只小兔跌倒在车轮边。

(2)有序排队上车。

(3)两只小兔抢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头探出窗外:站在车内的两只小兔没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戏。

(4)安全乘车。

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边过马路边捡皮球,一辆汽车迎面而来。

(2)小兔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气球引诱而去。

(4)小兔闯红灯。

(5)小兔不走斑马线。

(6)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交通规则、在交警和兔妈妈的帮助下穿过十字路口。

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4、创设公交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等情景。

一、进入情景(点击画面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

二、观察画面,交流讨论

(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二坐公交车。

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

(2)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

(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车子开动。它会怎么样?

(4)这样上车危险不危险?应该怎么做?

2、结合小画面(2)小结。

3、幼儿观察小画面(3)。一(1)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这样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

(2)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

(3)这两只站着的小兔在于什么?它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如果车上没有座位,要怎么样才安全?

4、结合小画面(4)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下车以后,小兔们走在宽广的马路上。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它有危险吗?为什么?

(3)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幼儿观察小画面(2)。

这只小兔走在队伍里了吗?它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会有什么危险?

3、幼儿观察小画面(3)。

(1)这个叔叔手里拿着什么?他会对小兔说些什么?

(2)小兔怎么样了?它跟这个叔叔走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应该怎么做?

4、幼儿观察小画面(4)。

(1)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这个时候可以过十字路口吗?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况下可以?

5、幼儿观察小画面(5)。

(1)这只小兔也在过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

(2)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6、幼儿观察小画面(6),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小结。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1、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

三、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l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2、幼儿模仿游戏20遍,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引导幼儿观察路上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丰富相关经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xiaobanjiaoan/4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