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01 赵老师教案网

2022教案推荐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乌龟”跳舞最新模板。

作为一名优秀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22教案推荐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乌龟”跳舞最新模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目的: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如图)。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附图****************888

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如图七)。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如图八)?(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如图二~图六),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精选阅读

2022课件推荐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篇五)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有序安排,可以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的科学化。怎么才能写出一篇专属自己的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课件推荐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篇五)”,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春晖公园地图,知道地图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学习看地图的一些简单方法。

3.尝试设计游玩路线,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春晖公园地图4-5张、彩笔每组一支、红外线笔

2.经验准备:幼儿有去公园游玩的经历,熟悉周边环境、设施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①你们去过春晖公园吗?春晖公园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②这么多的景点,有什么方法让大家很快就找到呢?

2.观察地图

①这张是哪里的图?

②看懂了什么呢?(主要景点标记、路径、方位等)

3.分组操作

①交待要求:

要求1:5人一组,大家一起商量,选出1人画你们走的路线。

要求2:统一从西大门进去,游玩4个景点,最后从西大门出。画完回到位置上。

②小组设计,教师观察指导。

4.交流分享

①出示各组的线路图,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路线途经(其他人可补充)。

②检验是否按要求进行。

③看看哪组的方法最好,最方便。

小结:有了地图,我们的游玩真的方便很多。

5.经验拓展

①武康有很多社区,春晖公园在武康的春晖社区,那你们在能在春晖社区的地图上找到春晖公园吗,在哪里?

②谁知道我们幼儿园是哪个社区的?我们来看看吉祥社区的地图吧,找找机关幼儿园在哪里?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地图,学会了看地图。回去请小朋友们再去找找

还有哪些地方也经常会看到地图,这些地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2022教案推荐 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精选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学中要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的科学化。怎么才能把这一篇教学设计写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22教案推荐 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精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活动名称:《破译密码》

二、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解组成,知道7的多种分法。

2.提高对7以内数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三、活动准备:雪花片、数字卡、PPT。

四、活动过程:

1.利用多媒体,玩“碰球”游戏,巩固复习6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我的1球碰几球?”

“王老师,我告诉你,你的1球碰5球。”

2. 出示7个正反面不同颜色的雪花片,撒地面上,根据颜色引导幼儿说出7的6种分解。

3. 凑数游戏“我的朋友在那里”,7个幼儿拿着1-7其中一个数的数字卡,根据音乐两人找朋友组成7,以理解7的多种组成。

4. 利用多媒体,出示“森林音乐会邀请卡”,想参加音乐会就得破译密码,根据7的组成完成加法算式获取密码。

5. 播放音乐会乐曲,带领幼儿参加音乐会,活动结束。

最新课件: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师,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课件: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

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

重点与难点:探索、发现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二、幼儿尝试

(一)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1、幼儿尝试

2、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3、教师总结(演示课件):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二)教师提出尝试题: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

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三)教师提出尝试题: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

1、幼儿尝试

2、得出结论: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来。

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四)教师提出尝试题:

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来,他多着急呀,谁来帮他想个办法呢?

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

教师演示课件,验证答案。

2、有一堆掺有麦糠的小麦,怎样尽快的把麦糠和麦粒分开?

幼儿尝试回答:把它们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麦糠,沉入水底的是麦粒。

教师演示课件,验证答案。

(五)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

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最新课件: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有趣的电线最新模板


作为一名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般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在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最新课件: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有趣的电线最新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表达的精神。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激发活动兴趣。

1、语言导入,引起兴趣。(小朋友们都玩过许多玩具,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特别的玩具。看看你认识它吗?)2、出示特殊玩具电线,启发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它呢?

3、在日常生活中电线可以传电,有了电线就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一起数"一、二、三"。

4、教师将电线弯成"棒棒糖"的形状,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5、原来电线这么好玩,你想不想也来变魔术?你想把电线变成什么?

二、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请先听清楚要求,待会儿请你围站在操作台周围,每组可以站5个人,然后取盘里的电线进行变形,看谁变得多,变得特别,老师说时间到,就立刻停下来。好,行动吧!)2、幼儿自由分组弯曲电线,教师指导观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幼儿手拿电线应注意安全,不要伤到周围的同伴。)3、展示成果(我们发现,电线原来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说一说,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

三、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全部是平面作品情况下:可电线悄悄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有站立作品的情况下:挑两件作品,引导小朋友观察作品异同:有的能站立,有的不能站立,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不能站立起来的也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用胶带粘、用橡皮泥固定等等)3、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可以试试用这些好朋友帮忙,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起来。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注意提醒幼儿,所有的材料都是电线的好朋友,都可以帮它站起来,不要让它们孤单的躲在角落里哦。)5、让幼儿整理好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带领幼儿搭火车边欣赏作品,边讨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师在做小结时要把准备的每种材料都小结到,可每组小结一种)四、试一试,进一步深入探索,不用辅助材料的电线造型站立。

1、师:刚刚躺着的的电线造型现在都站起来了,可是它们是依靠好朋友帮忙才站起来的。(其实我们在之前就发现已经有小朋友在尝试让电线自己站起来了),那我们来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那些还躺着的电线,不靠朋友帮忙,自己也能站起来呢?有没有信心来挑战?

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幼儿手拿电线应注意安全,不要伤到周围的同伴。)3、可引导先做好的幼儿尝试用许多根一起造型,或与同伴合作造型,让幼儿得到提升。

4、集体讨论,总结经验。

5、师小结现在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原来想要物体站立起来,需要它与桌面接触的面相对的要宽要大,或者下面必须有像脚一样的支撑才能够成功。

6、教师展示抓拍的幼儿活动成果照片及教师收集的电线造型图片。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能不能想办法解决?今天我们玩的电线安全吗?你们家里连接电脑、电视、冰箱的电线安全吗?能不能随便拿来玩?所以小朋友用电一定要注意安全。

2、请幼儿回家找找有哪些东西是不能够站立起来的?动脑筋想办法试试能不能让它也站立起来。

3、请幼儿将作品投放到教室的活动区。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课件范本] 乌龟大班教学设计最新范文


作为一名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节奏。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范本] 乌龟大班教学设计最新范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的果冻盒,手工剪刀,绘画纸,水彩笔,乳胶人手一份。

2、制作好的乌龟一个,用废旧材料做成的玩具:风铃,机器人,多功能球,蛋壳娃娃等等。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演唱歌曲:唱唱画面小乌龟。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乌龟”让幼儿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3、教师边讲解制作方法边完整示范一遍过程。

(1)沿着果冻盒的边缘在绘画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圆上添画乌龟的头和四肢。

(2)用水彩笔给乌龟涂上漂亮的颜色。

(3)剪下“乌龟”。

(4)把果冻盒粘在圆圈上。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后,教师向幼儿展示用废旧材料做成的玩具,让幼儿说说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结束本课。

「教案模板」《雨点跳舞》大班教学设计(示范版)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榜样,教学时需要的教学设计需要制定好。教学设计是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怎么才能把这一篇教学设计写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雨点跳舞》大班教学设计(示范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

《雨点跳舞》是一首三拍子旋律的歌曲,歌曲通过问答式的演唱形式将雨点的声音与地点进行匹配,使幼儿在学唱的同时促进其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在活动中,通过创设“彩虹”和“雨点”这两个与幼儿密切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幼儿感知艺术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充满了好听的歌曲。在设计过程中,我主要通过重难点前置、图谱的运用、问题的层层深入等策略,引导幼儿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充分的感受与欣赏三拍子旋律的歌曲,并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雨点跳舞》,感知三拍子的歌曲节奏。

2、感受歌曲问答式的演唱方式,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谱、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互动问好——根据歌曲旋律与幼儿互动问好。

师:班的小朋友们早上好,你好!

幼:你好!

二、学唱歌曲

(一)角色代入,学唱副歌

1、出示彩虹图片

(1)这是彩虹,彩虹会唱歌, 让我们听听它是怎么唱歌的。(教师范唱)

(2)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幼儿学唱)

2、出示小雨点图片

(1)这是小雨点,有哪些小雨点?(红黄蓝绿)

(2)小雨点也会唱歌,它们又是怎么唱的呢?(教师范唱)

(3)小雨点是怎么唱歌的?小雨点除了唱歌的声音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重点感知节奏和休止)

3、完整演唱副歌

(二) 学唱问答部分

1、理解并学唱问句。

(1)彩虹姐姐要向小雨点提问了,它会提什么问题?(教师范唱并出示相应的图谱)

(2)彩虹姐姐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它是怎么对这些小雨点提问的,请你来当彩虹姐姐向这些小雨点提问。

(3)幼儿学唱问句部分。

2、感知雨点的声音与地点的关系,学唱答句。

(1)幼儿分组讨论操作雨点跳舞的地点,并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学唱答句部分。

(三)分角色,问答式演唱。

1、教师问,幼儿答。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合作演唱。

三、提升巩固——完整演唱歌曲。

1、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整首歌。

2、介绍歌名:《雨点跳舞》

[课件系列]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作为一名授予学生知识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保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我们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系列]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最新模板”,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有;空气能流动。

材料准备:

透明塑料袋若干个、积木玩具、每人一组图标和一张记录卡、铅笔、牙签、小棍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塑料袋,引出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小客人(出示塑料袋),提问:它有什么用呀?(装东西用)

2、老师演示用袋子装苹果或玩具,让幼儿说出瘪袋子变鼓,并透过袋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

3、老师变魔术:不装东西,也能让袋子变鼓(装空气,不要让幼儿看见)

4、幼儿尝试变魔术:不装东西,让袋子变鼓。提问:什么原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出"空气"这个概念)

二、幼儿用塑料袋捉空气,证明空气到处都有。

1、幼儿在教室里捉到了空气,猜一猜,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还有空气,你能捉住它吗。

幼儿边说,教师边展示图标贴在黑板上。"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如果幼儿说园以外地方,教师可引导幼儿下次去那些地方试试)

2、幼儿拿着袋子去图标所代表的地方去捉空气,捉到后把图标贴在记录纸上,从而验证空气到处都有。

3、幼儿按图标逐一实验后,把幼儿的记录卡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小结。

这个空气朋友真淘气,它到处都藏,可是小朋友们可聪明了,把它们从水房、厕所、楼道……都找出来了,空气到处都有,有的小朋友还说在公园里,在家里等许多地方都有空气,那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把空气朋友找到。

三、证明空气是流动的。

我们的好朋友空气说:"小朋友真聪明,我藏哪你们都能把我找到,你们把我装在袋子里,我可闷得慌了,我想出去亲亲你们的小脸蛋,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小朋友想想,你们不把袋子口打开,怎样才能让我(空气)流出来亲亲你们呀?"(让幼儿先猜用什么办法)

提示:用准备好的牙签、铅笔、小棍等帮忙,在袋子上扎个眼,然后把眼对准脸,就可以感觉到空气流出来了。

四、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小朋友见过什么东西开始是瘪的,后来充上空气,就变鼓了?(皮球、充气玩具、轮胎等)

2、教师给瘪皮球打气。

3、幼儿到户外玩吹气球的游戏。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内容实际是很抽象的,如何能让幼儿理解是个难点。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以幼儿动手操作为核心的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知了空气的特点及作用。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2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