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中班教案 >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时间:2023-04-24 赵老师教案网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8篇。

以下是赵老师教案网的编辑为您可能需要的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是教学过程中动态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1

一、 活动目标:

1. 增进头、身体、手、脚的协调能力。

2. 体会竞赛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 中型呼啦圈、棍子,快乐圆圈圈玩法。

三、 活动过程:

1. 将呼啦圈绑在棍子上,固定好后把呼啦圈吊起来。

2. 将幼儿分成2到3组。

3. 老师先指导幼儿并示范,如先以青蛙跳的方式跳到呼啦圈前,然后穿过呼啦圈(穿越呼啦圈时,先跨一只脚再缩脖子,另一只脚再跨出);穿越后再用青蛙跳返回,和下一位小朋友拍完手后,下一位小朋友方可跳出。

4. 按序完成,先做完的组即为优胜组。

四、 活动建议:

1. 呼啦圈离地面的高度约10厘米左右。

2. 由于呼啦圈会转动,示范时应让圈稳住以便身体顺利穿过。

3. 进行游戏时,要留意幼儿的体力限度并注意安全。

五、 延伸活动:可用走平衡木或钻纸箱的方式替代青蛙跳,以增加幼儿的学习经验。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2、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准备:圈30个玩法:家长与幼儿分别在两端站立,游戏开始,两人同时相对向中间跳圈前进,相遇后家长背起幼儿沿家长来时路线跑回,先返回者为胜。

规则:跳圈时不能碰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进行是幼儿刚刚开学一个月的时间,因此在设计活动时,使整个环节设置利用情景,提高幼儿的兴趣,音乐选择贴合主题,较为完整,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很高,能够积极地去尝试跳荷叶。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当小特工的乐趣,激发幼儿乐意挑战的情感。

2、探索过障碍物的多种方法,学会匍匐爬行。

3、能用不同方式,动作协调地过障碍物。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重点:学会匍匐爬行。

难点:探索通过低障碍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了解特工队的生活2、场景布置:

(1)封锁线 :①适宜跨越通过的封锁线②适宜钻通过的封锁线③适宜匍匐爬行的封锁线(2)飞檐走壁(架梯)(3)战壕(沙袋,子弹箱设置的战壕)3、枪支,红旗,口哨 ,4、音乐:《一二三四歌》 《BGM》 《打靶归来》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当小特工的情感1、(口哨)音乐热身,表演《一二三四歌》。

口号:我是特工,我有本领;我是特工,能打胜仗。

3、激发情感,接受任务。

师:小特工,在哪里?

能打胜仗吗吗?能。

刚刚,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前方来了一批敌人,需要我们去消灭。只有练好过封锁线的本领,才能消灭敌人。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越过封锁线,但不能碰响警报铃铛。

二、自主探索,小特工们过封锁线1、自主探索通过三种高低不同封锁线的方法师:我们先看看这三组封锁线高低一样吗?

师:自己选择一组封锁线,想一想,去试一试 ,怎样的方法才能安全通过,不碰响警报铃铛。

2、分享交流,尝试用跨跳、钻、匍匐爬行等方法通过封锁线。

①(口哨集合)师:刚才有许多小特工想办法安全通过了封锁线,但也有特工碰响了警报,谁来试一试这组封锁线怎样安全通过?

他是单脚跨过去的,还有双脚跳过去的。这两种方法都很好,我们一起试一试。)②师:通过这组封锁线用什么方法最好?谁来试一试?

他用的什么方法?(钻)咦?他们方法不一样呢!他是单脚弯腰钻过去,他是双手撑地钻过去。 来,我们一起试一试。

③师:看看这组封锁线有什么特点?你们刚才用什么方法通过的?(爬)请两个小特工试一下?

警报响了,师:咦?他哪儿把警报碰响了?(xx)怎样爬,xx才不会碰响警报?

顺利通过了,师:哇!他顺利通过了!我们仔细看看他爬的时候肚子,胸,膝盖是怎样的?

3、巩固练习,用匍匐前进的方法通过低封锁线。

(1)学习匍匐爬行的技巧(口哨集合,走到旁边)师:看来,通过这组封锁线用爬行比较合适,但在爬行时一定要注意,胸,肚子,膝盖要紧贴地面。我们先到草地上练习一下吧。

(2)练习过低封锁线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匍匐爬行,现在我们去过封锁线试试三、综合游戏:小特工演练1、熟悉训练基地:说说你想怎样通过?

飞檐走壁--------战壕---------草地----------封锁线(口哨集合)小特工们,我们练好了过封锁线的本领,现在要集中演习,来,看看演习场地。

走到飞檐走壁处,师:这飞檐走壁可以怎样过去呢?说的好,可以爬过去,可以滑过去。

战壕处,师:再来到战壕,怎样通过呢?(幼儿试着一起通过,老师可以释放不一样的方法,可以蹲下来躲避子弹。)最后通过封锁线。

2、综合练习:攀爬、跨跳、匍匐爬行(口哨)演习开始。

教师注意观察,重点指导幼儿选择合适位置成功过线,及时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勇气,并进行适当点拨)2、攻打敌人(口哨)师:我宣布,演习成功。小特工们非常勇敢,现在,准备执行任务,去消灭敌人,我们先通过演习基地到达前线,找到秘密武器来攻打敌人。(吹口哨)执行任务。(小特工特工演习场地后,在城堡里找到枪,与敌人对打,直到把敌人消灭)四、整理放松,小特工回营1、分享喜悦,整理放松。

师:(吹口哨)我们胜利啦!

2、随《打靶归来》音乐,胜利归营。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我们引导幼儿关注发生在身边或是通过媒体信息了解到全社会的重大时间、热点问题,选择对幼儿发展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和问题,生成主题活动,成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整个活动活动过程看,孩子们积极投入,走、跑、钻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我觉得该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在动作的发展上注意到基本动作的全面性,如走、跑、钻、平衡等,活动重点是学习侧面钻的能力。

2、情景设置的游戏性、趣味性。整个活动以“小小救援队”为主线,幼儿积极、主动投入于“勇敢的jiefangjun”的角色中,学本领,抢救“受灾群众”,有效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整个活动的节奏更为紧凑。

3、教育手段的主动性。我通过场景的变化,巩固走、跑、平衡等能力,主动探索侧面钻的动作方法并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如:我给孩子们创设了多种玩教具供幼儿自由选择:平衡木(幼儿可练习平衡)、弓行圈(幼儿进行钻的练习)、椅子(幼儿进行跳的练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提高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4、材料提供上的层次性。在活动中,我利用器械的不同组合创设出不同的动作难度条件――一开始设置一个弓行圈练习侧面钻的能力,让幼儿体验钻过去的快乐,而当我观察到他们已经可以掌握这个动作技巧时,我又把两个弓行圈连在一起,增加了活动的难度。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4

一、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物,让幼儿正确掌握肩投的动作要领,发挥幼儿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2.通过跑、爬、投的练习,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

3.以娃娃兵的形象,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品质。

二、准备。

软垫两张、玩具冲锋机3支、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红旗三面、粉笔、板凳六张。

三、活动过程。

1.准备部分:

(1)三列纵队齐步走入场地,并齐声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快快长大、保卫祖国、一、二、三、四。

(2)引导幼儿进入活动角色,并让小朋友扮娃娃兵,表演四节武术操。

2.基本部分:

A.娃娃兵练本领,准备保卫祖国,打敌人。练习投弹,分二步。第一步:让幼儿自己想方法怎样才能把炸弹投得远些。第二步:教师示范两种投法(正确的与不正确的),然后让幼儿仔细观察正确的投法并讲解,再进行练习。

B.体育游戏攻占阵地,具体玩法:游戏开始,指挥员(教师)发出信号:敌人来了,娃娃兵准备!听到口令后,一号娃娃兵跑至起跑线齐声说:一号娃娃兵到。指挥员发令:出发!三名娃娃兵向前快跑登上1号阵地(椅子)作开机关枪,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接着跑下1号阵地爬过垫子作投弹状,嘴里发出轰轰的声音,然后向前走几步蹲下表示负伤(返回队尾尾排队)。接着依次进行,最后一组娃娃兵到2号阵地后举起小红旗高喊:我们娃娃兵胜利啦,其他娃娃兵见红旗举起,也一起高呼:我们胜利啦!

3.结束部分。让幼儿唱着一首他们熟悉的歌退出场地。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十分的高涨,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为孩子们游戏中的闪躲做铺垫。热身运动时要做到口令清晰到位。让孩子们清楚的了解该做什么运动。活动中层次体现的不明显,还要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5

教育目标:

1、体验玩圈的乐趣,增强幼儿勇于尝试的意识。

2、尝试边跳边转身,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呼啦圈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能边跳边转身。

活动难点:在跳跃的同时转身,转好以后,要尽量使自己站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幼一起做活动关节的准备运动。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自由玩圈。

1、组织幼儿分散自由玩圈,大胆玩出不同的玩法。

2、交流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玩圈的方法。

(二)引导幼儿玩圈。

组织幼儿用圈摆成小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跳圈。

(三)学习动作

1、示范动作:教师示范并概括动作要领----边跳边转身,转好以后,要尽量使自己站稳。

2、集中练习: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保持身体平衡,重点指导幼儿按动作要领跳圈。

(四)游戏:长臂人。

三、结束部分:开火车。

反思:

1、整个活动设计较为完整,用简单的呼啦圈玩出多种花样,幼儿常规也较好。

2、本活动相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难度偏大了些,有大部分幼儿没能掌握此动作。

3、可侧身站在圈边,老师喊“预备——跳”统一跳进圈里,可先练习90度,再练习180度。

4、老师设计比较新颖,但当大部分幼儿不能掌握动作时,老师就要灵活地调整策略。特别是每一个练习之前,都要有一个预备令,如“向右转”的“右”字要拉长;要跳之前要喊“预备——跳”再跳。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6

活动目的:

锻炼幼儿的听觉以及逃跑能力。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手帕

游戏介绍:

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

玩法:

"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活动反思:

在开展本次游戏前也纠结,到底选择哪个游戏呢,最后确定了《瞎子摸拐子》,其主要原因:游戏中有角色区分,并且角色区别比较明显,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比较容易区分。游戏中瞎子和拐子一直处在动态中,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中和大班幼儿一起游戏,也有了一定的挑战性。在游戏中,大班幼儿可以和小班幼儿一对一地进行结对游戏,这对于大孩子和小孩子的社会性都有了要求,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游戏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以下几点:

一、有机整合,让参与更自然

相比以前的混龄民游,我们本次没有采取一开始就混的方式,而是两位老师一人带一部分的幼儿,在大班幼儿开始游戏时,小班幼儿在旁边观看,同时了解游戏的玩法,这为后来小班幼儿也参与到游戏中打下了基础,他们可以事先也用游戏玩法和规则,在开始混龄时心中有数,才不会害怕,也不会不敢参加。在第一次游戏后,大班幼儿开始讲述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时,这时候小班幼儿才参与到游戏中,这种参与的方式更显自然。

二、 互相帮助,让混龄更精彩

在以往的混龄游戏中,基本出现的方式就是大带小,因此在本次活动的一开始,我们的设想也是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一组一组地游戏。于是,我们在游戏中看到了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一直扮演拐子进行游戏,在拐子快要被摸到时,会教小孩子蹲下或者趴在地上以躲避瞎子的摸索。但我们更看到了,一对一扮演瞎子时,虽然是大孩子戴着围巾做瞎子,但小孩子会拉着他的手,指导他往前,往后,这种小帮大的组合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但正是这种小帮大的组合,反映了在这次游戏中,社会性的发展不仅仅是体现在大年龄幼儿身上,在小年龄幼儿的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三、积极投入,让游戏更有趣

本次游戏带有一定的竞争性,瞎子必须摸到拐子,而拐子必须躲避瞎子,这两者之间是相对竞争的关系。在游戏一开始,由于没有规定范围,瞎子始终没有摸到拐子。于是,在第二次游戏中,用易拉罐围圆,规定拐子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为瞎子摸到拐子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看到了拐子通过加快速度的方式来躲避拐子,并且大孩子知道要拉着小孩子,当小年龄幼儿快要被摸到时会用手护住她,这样让游戏更有竞争性。

但也看到在游戏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讲述。游戏必须是自由自主愉悦的,在今天的游戏中自主性还体现得不够到位,比如发现问题时可以让孩子们多讲讲,并讲讲应该有什么样的解决策略,在这方面老师讲的太多,给予孩子的空间不够。

二、准备工作应该更到位。游戏中,老师用围巾来蒙住孩子的眼睛,一方面耽误啊时间,每次都必须要由老师来系,应该准备一个眼罩,这样孩子们可以自己戴上戴下,更体现自主性。同时,在游戏中,发现有的孩子裤腿较宽,因此,拉到了小腿中间,没有起到屈腿走的目标。老师应该事先设想到会出现这种状况,可以为孩子们准备打好结的短绳,让孩子们踩在鞋底并用手拉住,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出现基本直行走的现象了。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7

游戏目标:

1.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做运动游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动作,发展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背景音乐

游戏过程:

一、准备活动──身体操

儿歌:

请出我的小手摆一摆,请出我的小脚踢一踢,请出我小腰扭一扭,请出我的屁股转一转,请出我的膝盖蹲一蹲,请出我的脑袋点一点,请我的身体动起来。

二、游戏──钻洞洞

1.做个小洞洞

a.鼓励孩子用手臂做洞洞,做各种各样的洞洞,并能让老师手中的球穿过。

b.用脚和身体做洞洞,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

2.做个大洞洞。尝试用身体做大洞洞,能够让同伴能从这个洞洞中穿过。鼓励孩子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充分活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三、结束活动──身体操

儿歌:谢谢我的小手挥一挥,谢谢我的小脚甩一甩,谢谢我的腰,谢谢我的头,谢谢我的膝盖和屁股,再见!

活动反思

孩子们的反应:

孩子们非常的喜欢这个活动,因为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乐的积极游戏。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身体操”一上来就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老师让他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朋友请出和自己一起游戏,拟人化的方法让小班孩子在游戏前活动自己的身体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因为他们带着一种快乐的情感来活动,就非常的投入和积极。

“钻洞洞”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用手臂做洞洞,开始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做,很拘谨,于是老师用“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多的办法鼓励孩子们模仿尝试,因为模仿是小班孩子最大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模仿老师的动作的基础上首先理解了什么是洞洞,洞洞的要求,接着开始了自己做不同的洞洞,孩子们做了十几种洞洞,老师还用大小不同的球鼓励孩子做大小不同的洞洞,孩子们的上肢得到了充分的活动。第二个环节是用腿和脚做洞洞,这个时候孩子们知道要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同时为最后做大洞洞最做铺垫。最后一个环节是做让人也能钻的过的洞洞,当一个孩子用双脚分开做出一个大洞洞后,其他孩子马上进行了模仿,小班孩子最喜欢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造,于是双手撑地的大洞洞,手脚组成的大洞洞都变了出来。再接着,孩子们变出了双手单脚和单手双脚的洞洞,最后高难度的单手单脚洞洞也做了出来。孩子们的能力在一个一个环节的递进中得到锻炼。这个部分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不停的在同伴做的洞洞里钻来钻去,在自己做洞洞的时候他们也不断的变化着,当洞洞倒下时有努力的支撑起,不断的挑战自己,让自己获得成功。

有个叫陈佳艺的孩子她先把身体弯曲呈弓形,双手撑地做了一个洞洞,接着她慢慢放开左手用右手支撑地面,当这个动作稳固后,她把左右手进行了互换,这个动作她坚持了一会,再接着她放下双手又尝试抬起一只脚,变成双手单脚的洞洞,最后她完成了高难度的单手单脚的洞洞。在做后两种洞洞的时候她小心翼翼的抬起手和脚,经常是抬一点点然后放下,然后再抬一点点,好不容易完成动作,由于坚持不住,“洞塌人倒”,在尝试了几次失败后她会做回原来已经成功的动作,但老师的鼓励同伴的成功又促使她再次的尝试,她就是在一次次反复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着自己的身体,锻炼着自己的身体,最后获得可成功。

教师的指导:

任何一节活动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除了做好充分的活动前的准备外,活动是对孩子明锐的观察并进行适时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跳第一遍准备操前教师用亲切的话语激发孩子的情感,告诉小班孩子要请身体朋友和我们一起游戏,孩子们积极的情感马上被调动起来,积极的做起了准备操。教师边示范边观察孩子的表现,马上发现的孩子们的动作问题──拘谨,动作幅度不大,身体没有活动开。于是及时提出新的动作要求──伸直手脚,用力气,果然第二遍准备操孩子们的情况好多了,每个人都用力的抬手,踢脚转动身体。

小班孩子的特点是好模仿,利用这个特点,在用手臂做洞洞时教师采用和老师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在模仿老师动作的基础上理解洞洞的含义并进行自由创造。这样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表现需求,暂时没有理解的可以模仿老师达到满足,能自己创造的孩子觉得能挑战战胜老师,他的心理和动作都得到满足。并为接下来用脚和身体做洞洞打下伏笔。

当大多数孩子能用双手或双脚及身体做洞洞时,教师鼓励孩子用单手或者单脚做洞洞,并且要坚持住不让洞洞倒塌,这是对手臂和腿部力量的锻炼,教师观察着孩子的表现发现有部分孩子还可以向更高的难度挑战,于是又鼓励孩子同时单手和单脚做洞洞,这不仅是身体大肌肉的锻炼,更是不拍困难,坚持性等意志品质的锻炼。事实证明有不少孩子能够做做到,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了更大的发展,这节活动对他们而言有了充分的价值。

教师的指导是具有灵活性,要根据孩子活动的实际调整活动方案,当教师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努力的撑起手臂和腿时,忽然想到要让每个孩子都进行这种耐力的锻炼,但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有是不同的,怎么办?于是,老师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加了一个“洞洞展示”的环节,让每个孩子做自己能成功的动作,坚持一定的时间,再一次的进行支撑力的锻炼。每个孩子坚持的时间是有长断的,老师选择了十秒,大多数孩子可以坚持的范围,让小班孩子每人都获得成功,有快乐的体验,对体育游戏有更大的兴趣。

活动环节的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小班孩子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我们把这节活动设计成和身体朋友一起做游戏,用“请出……谢谢……”拟人化的形式,孩子们非常的喜欢,并且开始的“请出……”和最后的“谢谢……”有前后呼应的效果,让整个活动显得比较完整。

做洞洞也是从最简单,最富于变化的上肢开始,慢慢过度到脚和身体。当孩子们能够用两只手臂,腿支撑起身体后教师引导孩子用单手,单腿支撑身体不断提高动作的难度,最后又让全体孩子有展示成功的体验。

不足:

教师在实施活动过程中有不少的欠缺之处。

首先当教师看到孩子们能够用单手或者单脚支撑起身体后,教师犹豫是否要引导鼓励孩子同时用单手、单脚支撑身体,这是否超越小班孩子的能力范围。其实这是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不足。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反思 篇8

设计思路

这是个综合体育游戏。幼儿操控竹竿配合同伴做出各种与运动方位有关动作。首先幼儿正确反应信号后操控竹竿做出跑动、转向、看齐等动作。并能从运动方位辨识;逐步转向列队成功后享同伴合作的喜悦。其次在跨越方式变化游戏环节中,孩子们必须想象力丰富、灵活思考实现小组动作与众不同。最后在组合车辆的过程中,幼儿必须以高度专注力和良好团队合作意识完成活动。

活动目标

1. 利用竹竿发展幼儿对运动中前后左右运动方位感

2. 突出幼儿在奔跑时、队列改变方向时、组合车辆时的相互协作意识

重点:促进运动中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感知

难点:突出相互间的合作,培养小组及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八根约1. 5米长的竹竿(PVC塑料管也可)

活动过程

1、 幼儿四人一组持竹竿听令,根据教师提示方位快速调整步伐,握杆协调一致改变持竹竿方向,以正面对应老师的站立位置。

? 变化一:向左依次跑动

? 变化二:转换加速,增多转换方向

? 变化三:增加迷惑提示、强化运动方位知觉

2、幼儿四人组持持竿,在口令的提示下完成向前向上向下、 向左右看齐动作

? 变化一:教师以较慢动作和详细提示语言引领幼儿变换看齐四个方位

? 变化二:教师以较快动作和提示语言,连贯改变看齐四个方位

? 变化三:幼儿和教师做相反的动作。

? 变化四:幼儿四人一组持竿仰卧地上,在口令提示下完成向前、向上向下看齐、向左右看齐、原地踏步走,立定等趣味动作

? 翻转后再次练习

3、游戏:巧过竹杆时教师示范与众不同过杆方式 ,并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加以实践变化

? 幼儿4人以同样的动作一起过杆,并提示幼儿提前商议,据前一组完成情况做出不重复的跨越、行走或跳跃等创造性动作。

(行走、下蹲、单脚跳、侧身走、、倒走、蛙跳)

4、游戏:开汽车

(1)幼儿4人一组持杆组成4辆汽车,四散开车不碰撞

? 教师提醒小司机二手握紧前两端,最后幼儿二手握紧后两端

? 行车途中注意避让,四人一组相互体谅彼此照顾

? 及时交换排头的小司机

(2)再将4辆汽车变成2两辆汽车,开车不碰撞

(3)将4辆汽车变成一辆汽车,提示幼儿及时调整运动姿势,汽车加减速,转向要准确,开车不碰撞

5、放松慢跑后回班级

活动反思

竹竿活动特别为幼儿们创设了一种困难和别扭的情境,而想克服和战胜它,就必须依靠同伴的配合,集体的智慧和努力,取得成功后才会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由此,能引伸出一种有用的生活哲理:不如意的逆境人们经常会遇到,有时就如同不能扭曲的竹子难以适应,而关键在于要敢于面对它,努力去克服它,依靠同伴和团队的力量是最好的途径。

活动中别具一格的“转换方位列队” “地上队列”,使幼儿超越平时的习惯定势,必须按照环境的变化(快速做相反动作 快速变向跑、方位变化、不习惯的竹子等等)去改变习惯性的动作和行为,去适应环境,达到活动要求。

而“巧过竹竿”环节对幼儿具有极大挑战性。它大大提高了幼儿探索的欲望,激发起对活动新形式的兴趣,使幼儿寻求新动作,尽力改变习惯性的动作,千方百计地去达到活动的目的。在活动最后的车辆组合的设计中还蕴涵着幼儿的合作,能帮助同伴更好地达到活动要求的意向,产生强烈的与人合作愿望与行为。

执教者简介:

【小传】潘浩瀚,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运动教育体育教学法”客座教授,上海市中小幼“二期课改”学前教育运动活动修改工作组专家。曾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幼儿早期教育专业进修。先后参与上海市幼儿《运动》教材编写、教育部委托华师大学前教育学院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资源包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并获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一、二等奖;2008年出版个人专著《幼儿体育教育创新实践》。曾获徐汇区教育系统“耕耘特别奖”。

【教学风格】寓教于趣 引趣激情

关注幼儿运动中“幼儿心理安全”和“幼儿心理自由”,在课堂上,着力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活动气氛,并采取游戏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同时注重提升幼儿社会化水平,在运动环节的递进、转换中,使幼儿具有合作、协调意识,养成宽容、理解的态度,形成团结互助的运动方式,引导幼儿养成宽容竞争、互惠分享的社会性情感和品质。

【格言】耐得住月亮的寂寞,才会有太阳的光芒。

【同行点评】潘浩瀚是一个为人谦和的教师,是属于多想多做多实践的教师,我们更多地了解的是他在体育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真的非常的专业和与众不同,他的体育教学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摒弃了课程中采用固定程序达到教学目的的做法,而是以与幼儿是一种伙伴、朋友的身份去介入课程当中,通过诙谐幽默的表情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忘记了自己是在上课,而是通过全身心投入游戏中达到教师真正的“教”的目的。(乌鲁木齐幼儿园小一班班主任许易)

【家长感受】潘老师是孩子最喜爱的老师,要是潘老师外出活动或调课,孩子就会眼巴巴地等着或抱怨今天没有玩得尽兴。我们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完整地观摩过潘老师的活动,孩子们从头笑到尾。潘老师在活动中的肢体投入度很大,但孩子们非常享受其中的活动过程,我们观摩的家长也被孩子们的肢体动作逗得哈哈大笑,但笑过之后又会有一些感动。幼儿园太需要男教师去陪伴孩子们,去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了。(乌南幼儿园中(3)班顾蔚郡小朋友的妈妈)

专家点评

潘浩瀚老师,是一位在本市幼教界奉献了25年的男教师,他以简洁而不失智慧、有趣而更显价值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幼教同仁的欣赏和钦佩。

简洁,是潘老师教学的特色。一根软棍、一个垫子、一把椅子、一面旗子……简单、质朴,生活中信手拈来的“道具”,潘老师都能演绎出一个个充满情趣、幽默与挑战的体育教学活动。简洁的背后,是智慧,是创意,更是对幼儿体育科学规律的专业探索。

有趣,是潘老师上课的特点。在潘老师的课上,孩子们尽情欢笑、尽兴玩耍。在欢快、愉悦的运动中,不仅有效培育了孩子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养,更激活了孩子们顽强、坚毅、执着、勇敢的意志品质,奠定了阳光、信任、关爱、合作等健康人格建构的基石。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zhongbanjiaoan/5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