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音乐教案反思1000字集锦5篇。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意义的,也是十分艰辛的。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的。在教材中编写教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利于教学,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在教案中清晰地展现呢?我们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小班音乐教案反思,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用欢快的音调加动作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人体部分器官的名称及用途。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男孩人体像一幅、VCD光盘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人体像引出歌词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人体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们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
1、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人体像上标有圆圈的部位名称。(头发、肩膀、膝盖、脚)
2、引导幼儿着重观察头部,说说头部器官的名称及用途。(眼睛、耳朵、嘴巴、鼻)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头发、肩膀、膝盖、脚,头部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人体器官的名称编一首歌。
二、教唱新歌“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演唱歌曲。
2、邀请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颂歌词2―3遍。
3、教师弹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边唱边做动作,对表演动作恰当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
4、观看天线宝宝演唱歌曲,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跟教师一起演唱歌曲1―2遍。
三、结束部分:
欣赏国外的小朋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根据0一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自身发展规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幼儿的注意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我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然后让幼儿思考动手操作、说、表演。最后在游戏中结束。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跟随歌曲有节奏地进行体态律动,增强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2、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合拢放开》,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的玩法。
玩法:
(1)①②小节,双手捏拢,然后五指张开。③④小节,拍手四次。⑤⑥小节,双手放开,捏拢两次。⑦⑧小节,双手放置身体两侧。9~12小节,自腹部起双手交替逐步爬至头顶。13~16小节,双手往下爬至相应的身体部位。
(2)指导幼儿必须随歌词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
2、幼儿初步熟悉动作与歌曲后,尝试跟随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1)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改变"爬"时手的动作,如用手掌、手背、手指等等。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自己创编的动作有节奏地做动作。想出新方案的幼儿可以做"小老师",
(3)教师注意随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与帮助,以使动作更完美。
3、启发幼儿改变最后手往下爬的身体部位。幼儿尝试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4、幼儿熟练后,自由两两结伴,边唱边在对方身体上"爬"与"指"。教师重点指导那些不愿被人碰的幼儿,但不可勉强幼儿。
活动延伸:
音乐区继续投放游戏材料供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合拢放开》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听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情绪。歌曲的旋律是在儿童最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是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学会歌唱。
幼儿都很喜欢学习音乐,而且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可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不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如果在《合拢放开》的活动中加入游戏,他们就跟能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小手帕有什么作用?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什么洗手帕?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2、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完整听音乐作动作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4、幼儿集体学一遍
5、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6、幼儿完整跳两遍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小姑娘、老爷爷和警察叔叔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2、培养安静倾听音乐的习惯。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线,说说“过马路”
师:瞧,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它?
师: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走在斑马线上。那么马路上有谁?有哪些人过马路呢?他们走路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马路上有警察,每天都有许多人要过马路,有小姑娘,还有老爷爷。
二、听赏音乐
1、师:音乐就好像我们人在说话,接下来的这段音乐里就讲述了几位不同的人过马路的故事,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谁先过马路?谁后过马路?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用踮脚尖和捶捶背的动作表示小姑娘和老爷爷,用敬礼的动作表示警察叔叔。
3、幼儿讨论,并用身体动作表演
师:在音乐里,你听见谁先来过马路的呀?(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先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小姑娘,他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很轻松。
师:接下来又是谁来过马路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接下来过马路的可能是一位老爷爷,他走起路来慢慢悠悠,很吃力。
师:最后,是谁走过来了?(幼儿讨论,尝试动作表现)
小结:最后可能是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走起路来精神饱满,步伐有力。
三、听故事理解音乐
1、教师配乐讲故事
一天早晨,小姑娘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幼儿园,来到斑马线前,小姑娘等到绿灯了便高兴地过马路。就在她准备要穿过马路的时候,小姑娘忽然看见有位老爷爷正拄着拐杖,弯
着腰想要过马路。小姑娘连忙说:“老爷爷,别着急,我来帮助您。”说着,小姑娘跑过去搀扶着老爷爷一步一步的过马路。哎呀,不好啦,信号灯马上要变成红灯啦,老爷爷和小
姑娘还在马路中间走呢!这可怎么办呀?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位警察叔叔走过来了,他有礼貌的向老爷爷和小姑娘敬了个礼,然后对着两边的车辆做手势,示意车辆继续等待。老爷
爷和小姑娘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顺利穿过马路,他们对警察叔叔说:“谢谢您!”
2、师幼共同扮演角色,用动作表现小姑娘、老爷爷和警察叔叔的不同。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够唱清歌词,唱准旋律。
2、理解歌词内容,并能通过表演表达自己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爷爷亲奶奶亲》,爷爷、奶奶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复习歌表演《好妈妈》。
师:小朋友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好宝宝,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妈妈》。(表演一遍以后两人互换角色,再表演一次)
2、理解歌词。
师:小朋友你们家里除了有好妈妈,还有谁啊?
(出示图片)看一看这里是谁?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怎么样来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呢?这里讲了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用歌词讲故事。重点讲解:宝宝不撒娇,宝宝不胡闹。
3、学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看图来讲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师:宝宝还把故事唱给爷爷奶奶听呢,请小朋友听一听宝宝怎么唱的?(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师: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拍手。(欣赏歌曲一遍)
老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
师:老师来做爷爷,请一个小朋友做奶奶,一个小朋友做好宝宝来亲爷爷奶奶。(边唱歌边表演,反复3-4遍)
4、幼儿自由表演。
师:小朋友三个一组,一个做爷爷,一个做奶奶,一个做好宝宝,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请表演好的小朋友上台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