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死亡相关的句子(分享47句)。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 离校数载,师恩永记心。教书似严父,育人胜母亲,扎我知识根,传我道德经。迈上人生路,登上成功门,饮水应思源,做人不忘本。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
【4】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8】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9】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 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莱辛
【11】 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2】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章
【1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14】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5】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6】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道德经》
【18】 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19】 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2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22】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3】 治人事天,莫若啬。
【2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6】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28】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9】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30】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3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3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34】 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
【35】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36】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7】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9】 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章》
【4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41】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2】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ZJAN56.cOM
【43】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4】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45】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6】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