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认识时钟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认识时钟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时间:2022-12-11 赵老师教案网

大班数学球和圆的不同教学设计反思范例。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一般会被要求有写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若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要怎么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大班数学球和圆的不同教学设计反思范例”,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3) 我们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 分别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

二、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不过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吗?有几种分法?

三、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四、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学习4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小编推荐

[教案分享]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球和圆的不同.doc


作为一名优秀引领学生的教师,教学中要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教案分享]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球和圆的不同.doc”,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记录表皮球投影仪奖品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6、大班数学活动大家来拍球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拍球成绩进行组内排序,并尝试对全班拍球水平进行统计,初步理解数的集合。

2.了解自己的拍球水平,能为自己制定适宜的目标,愿意通过努力取得进步。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在班级内进行一次15秒限时的跳绳比赛,并拍摄照片。

2.人手一张拍球记录的小表格。

3.小组的拍球记录表,纸盒每组一个。

4.大的拍球统计图表,小擂主的标记。

教学过程:

一、再现拍球比赛场景照片,交流个人的拍球成绩1.引导谈话,交流个人的小表格。

师:昨天我们进行了跳绳比赛,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成绩记录了下来,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在15s的时间里拍了几个球?谁来介绍一个,自己的成绩2.请三名幼儿交流自己的拍球个数,引导幼儿做比较并排出名次。

师:那我们来比一比他们三个谁跳得最多,谁跳得最少?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第三名。XX跳绳数量最多,跳了XX个,他就是第一名二、组内排序,了解自己在小组内的名次

1.介绍"小组跳绳记录表"。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在小组里是第几名呢?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可以来帮助你们。(出示表格)这是一张小组的跳绳记录表,你们能看懂吗?这些数字表示意思呢?恩,你们都猜对了,这些数字是表示名次的,第1、第2、第3……这边对齐的是小朋友的名字,这边对齐的是跳绳的数量。刚刚XX是第一名,那我们就把他的小表格放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接下来,老师就请小朋友把你们小组上的表格都放在一起,相相互比一比,然后排一排,看看你的成绩,在小组里面排第几名,比出结果后,就可以把双面胶撕下来,贴在想对应的名次上。好了,我们一起试试看吧。

2.幼儿尝试将自己的记录表贴在相对应的格子里。

3.展示小组记录表,老师讲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朋友的名次排得对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在体育比赛中有一个特殊的规则:就是当出现这样并列第*名的情况时,第*名就空掉没有了,下一个小朋友就是从第*开始。同样的方法现在小组的名字都已经排出来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第几小组的第几名呢?

4.教师激励,表扬小组冠军。

还有谁也是第一名的,请第一名的小朋友到老师这边来。他们几个就是小组的冠军,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请你们把这张记录表送回到你的小组里去。

三、大图表统计,了解自己在班内的拍球水平

1.出示统计图表。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已经知道自己在小组里面的名次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的跳绳本领在我们全班是处于什么水平呢?(出示大的统计图表)

2.引导幼儿看懂统计图表师:在大图表上,你看到了什么?他看懂了四个表情,这四个表情就代表了我们班级四个不同的跳绳水平。还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这里的数字0-10,要加油,11-20有进步,21-30是很不错,31-是冠军。这些数字你全部都看懂了吗? 0-10包涵了哪些数字呢?依次类推:11-20,21-30,31后面还有谁呢?还有更大的数字,只要超过31的数字都可以放在这里。除了有数字和表情外,这里还有一条竖线,横线,他们把我们的大图表分成了1、2、3、4块,四个小家。

3.尝试按数归类。

(1)提问:说说你在比赛中拍了几个?你的小表格可以贴到大图表中哪个位置呢?为什么贴在这里?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

(3)集体检查:现在我们的小表格都在大图表上了,检查一下,大家贴的都对嘛?应该贴到哪里才是合适的?为什么?

4.了解班级的跳绳水平情况。

师:在大图表中,你们发现哪种跳绳水平的小朋友最多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大图表告诉我们,我们班里XX跳绳水平的小朋友最多。

5.了解自己的在班级中的跳绳水平,并会给自己制定合适的跳绳目标。

提问: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现在在班级里的跳绳水平怎么样?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呢?那你要好好练习跳绳,争取把小表格贴到更厉害的位置,实现你的下一个跳绳目标!

那这次谁是跳绳比赛的小擂主呢?他在20秒内跳了多少个?你们想超过他么?那赶紧去练习吧!

活动反思:

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地进行了自练自悟。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身心真正“活动”了起来。放手让幼儿自主尝试,把传统的准备活动改成学生自娱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其他幼儿)或自己创想玩球的方法。活动效果好出乎我的意料。由此我认识到,只要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自主的空间,幼儿都能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成果的能力。

小小的一个玩球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课件范本] 大班数学球球的新车教学设计其八


作为一名敬业奉献岗位的教师,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那么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课件范本] 大班数学球球的新车教学设计其八”,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用3个数字进行排列。

2、同伴之间相互合作。

3、通过排列体验车牌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材料(数卡,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提问)

1、提问:小狐狸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的误会的事情呢?

2、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动物来区分它们的车呢?--引出设计车牌

二、球球的车牌(排列组合数字)

1、出示三道题,让幼儿找出给定的3个数字

2、操作规则和要求:

·两人一组,一人用数字卡排列, 一人记录

·用3个数字编车牌,前后排列的顺序不能重复,要不一样的

·5分钟内比一比,哪一组编的车牌最多

3、幼儿分组操作

4、分享交流自编车牌

(1)根据幼儿所说出示排列卡

(2)小结:三个数字可以编出6种不同的号码,每个数字都可以做领头羊,成为带队的数字,后两个数字变化,就会出现不同的排列

5.球球的车牌

三、生活中的车牌

1、出示画面:幼儿观察并说一说生活中的车牌(有汉字,英文,4个数字)

2思考和延伸:用4个数字进行排列。可以编出几种不同的号码?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做到不重复不漏掉。

附:故事

狐狸球球买了一辆新车,"嘀嘀--"真神气。

一天,球球去邮局寄信,回家的路上,球球发现车后座上有一只摇篮,里面还有四只叽叽叫的小鸡。

糟了,开错车了!球球赶紧回去,鸡妈妈正坐在邮局门口哭呢!

球球说:"对不去,鸡妈妈,我错开了您的车,您的孩子都在车上呢!"鸡妈妈这才放心。

半路上球球被狗警官拦住了,警官说球球撞了猪大婶。球球觉得真冤枉。后来总算查清楚了,撞猪大婶的是和球球开一模一样车的大猩猩。

汽车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麻烦,球球不想开车了,可不开车,出门真不方便。球球想了个好办法,在车窗上贴了自己的名字。

大家都跟着贴,没过多久,这个办法也不灵了,因为有很多同名同姓的人。

最后,大家终于想出了更好的办法:给车编上号。这下子,每辆车都挂上了牌照,再也不会弄错了!

大班数学撒花片教学设计反思范例


作为一名授予学生知识的教师,一般要懂得写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大班数学撒花片教学设计反思范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分,会有不同的答案。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八个花片(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空白记录单若干,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变魔术。

——教师询问幼儿平时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通常都是在哪里看到的?

——教师表演魔术,将纸盒打开给幼儿看,请幼儿确认里面是空的,然后将纸盒的另一个口子打开,竟然掉出来了八朵花片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出主题“花片”

2、看花片。

——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数一数,盘中有几个花片。

3、撒花片。

——教师示范并交代要求: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4、相互交流。

——请个别幼儿(2-3人)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幼儿对照自己的分合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相同的记录,相同的记录出现了几次。

5、寻找规律。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该怎样排列。

——幼儿重新排列,左边从小到大排列,右边从大到小,数数一共有几种方法。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我们都知道,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上起来比较棘手,但如果上的好的话,幼儿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拿到一个题材时,先要反复的阅读思考这堂课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撒花片》看似只要让孩子们撒一撒、记一记、学学8的组成,而中间还有更深的目的。如:记一记,是让幼儿记录不重复的结果呢?还是重复了也可以呢?如果不可以重复靠幼儿撒出来那幼儿玩的难度就大了,因为撒是随意的,当7种分法都显示出来谁也不知是何时。如果改为分花片的话那就好操作了,那样的话不就变成要修改题目了吗?所以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

这节课的重点是学习8的分成。学8 的分成,在这节课程中,我在一下三点做的还不够好:(1)幼儿以有经验的体现。我对7以内组成的教学目的还处于表面,由此幼儿也只是了解数的几种分成。(2)专业术语的提炼,如:互换规律,我们必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讲叙。我在给幼儿讲评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让幼儿相互检验”孩子们一时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思。(3)评价的价值,数学的评价是体现孩子在课堂中学到的实在的经验,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节课中虽然我也重视到了最终目标,但语言的提炼不是很到位。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一节课的细节很重要,特别是在操作时,由于引导者的不注意,有时往往会让幼儿无法进行操作。如:我在撒花片时有几片叠在一起,就应该提醒幼儿把花片分开便于查看记录,也就不会出现幼儿点数撒的结果时数错。在讲评时幼儿的记录单没有直观的展示,让幼儿凭空的听是很难得记住。还有未考虑到大班年龄特点,目测就能知道撒的花片数,无须点数及数学的正确点数方法。总之我这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法教学设计反思范例


作为一名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帮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最新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法教学设计反思范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习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月度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教师作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一般都会被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根据教学情况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怎样才能将教学设计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月度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4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