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认识时钟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认识时钟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时间:2022-11-03 赵老师教案网

热搜课件: 大班数学学习4的分成教学设计反思wps版。

教师作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有序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节奏。怎样才能将教学设计写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搜课件: 大班数学学习4的分成教学设计反思wps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猪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红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记录表。

3、礼物:大挂图,笔,磁铁。小数字1-7和分解条数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毛毛虫”复习6的组成 。

“昨天我们学了6的组成,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呀?好,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复习6的组成分解)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请你们来玩个毛毛虫的游戏。小朋友分成3组,看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组成6的数字宝宝,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快又准确。(老师开音乐,游戏开始)

二、学习7的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戏都表现非常棒,可是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位小客人,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那待会小客人来时小朋友要点数看看来了几位小客人?”教师依次请上小猪,让幼儿点数,并让幼儿瞧瞧这些小猪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按小猪的大小,颜色等来分,并引导幼儿找找还可以怎么分(反过来分)。最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来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时把相应的算式列出来让幼儿有所了解。

7 7 7 7 7 7

╱╲ ╱╲ ╱╲ ╱╲ ╱╲ ╱╲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三、游戏:

“好!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再来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现在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数字宝宝,分别都是1、2、3、4、5、6,请小朋友听音乐找相对应7的分成的数字朋友。

游戏2-3遍后,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亲子游戏。

四、解拼图游戏

“哇!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小猪们都很开心,它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好!数3声睁开眼睛哦!”教师出示 “礼物”“咦?礼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对了这6道分解题,礼物就会自然出来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呀?好!加油哦!”其中,当幼儿答对一道分解题时,就翻开一角,等答完题时礼物就会出现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意识,让幼儿加深巩固7的组成。

“ 原来小猪要邀请我们去它的农庄做客,好!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开火车出发到小猪的农庄吧!出发罗!!!”结束课程。

五、亲子作业

活动延伸:

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记录纸,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在记录中巩固。其中每一个桌子上的记录材料都不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7的分成,在这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点非常浓,游戏参与率高。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能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并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我上课的一个教学效果。

精选阅读

热搜教案: 小班数学学习4教学设计精选一篇


作为一名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教师,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确定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良好发展。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搜教案: 小班数学学习4教学设计精选一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 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 加深对各类物品的认识。

3. 能把相同的物品归类,并能初步按要求整理物品。

活动准备:

1.面包、糖果、水果标记的筐子各一个。

2.面包、糖果、水果混放在一起。

3.猴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小猴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1) 出示小猴头饰,情景导入,小猴的超市要开业了,商品很多,小猴子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架。

2、按物品标志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面包、糖果、水果筐,请幼儿说一说筐子里有什么食物?

(2)教师出示有标志的筐子,请幼儿观察上有什么标志。

(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食品应该在怎么放?引导幼儿根据食品种类,把相同的食品放在相同标志的筐子里。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按标志挑选用品摆放,如:按苹果标志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5)分三组进行,食物摆放完之后,师幼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3.游戏“小猴商店”

(1)教师情景导入,请两名幼儿上台,一名幼儿发出指令,如:“请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2)游戏进行2——3次,教师指导。

热搜课件: 中班数学4的组成教学设计(经典版)


作为一名优秀引领学生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我们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热搜课件: 中班数学4的组成教学设计(经典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设计背景

小朋友们对数字“6”以及它的组成不能形成正确认识,而且反应不灵活。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数字“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个部分的数的位置,总数不变的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让小朋友理解6的组成。

难点:如何使小朋友们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数字6的组成。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贴绒教具:小鸭子6个,数字卡:“1——6”若干,一袋糖果,玩具熊一个。

学具:糖果与盘子,数字卡“1——5”每人一套,操作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抱着喜羊羊开着小汽车嘟嘟地进入教室。

师:(出示喜羊羊,并模仿它的声音和小朋友们问好)小朋友们下午好,喜羊羊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既聪明可爱,又非常听老师的话,于是呢,它特意开着小汽车给小朋友送来了许多的礼物,大家想不想知道羊羊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嘘,不要出声哦,然后让他悄悄告诉下一个小朋友,就这样依次摸下去,最后,我们请最后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呵呵,我们要开始了......

师:我们刚刚摸到什么了,现在来请最后一个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

生:老师,好像是糖果呢,对吗?

师:大家都非常聪明,现在老师要代表羊羊将这些糖果奖励给小朋友们,每人6个糖果哦。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师:请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糖果拿在手里,有几种拿法(强调:每个小朋友的两只手里都必须有糖哦),大家都来试一试,看谁拿得最快最棒!

请小朋友们站起来告诉老师是怎样拿的?老师在黑板上相应写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

教师小结“6”的五种分解结果。然后对小朋友们多次演示并讲解两个数交换位置总数“6”不变呢。

巩固练习

喜羊羊说:中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啊,我好喜欢你们,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

游戏1:“对口令”。羊羊出示数字卡“1”,请幼儿拿出数字卡“5”,并带领幼儿念儿歌“你出1,我对5,1和5组成6”。依次交换。

游戏2:“玩手指”。羊羊们伸出一个手指,请小朋友们伸出5个手指,依次玩伸手指的游戏。

小朋友们自己独立玩,老师巡回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并给与指导。

今天,喜羊羊说和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可是它该回家了,让我们一起开汽车送它回家吧。在《开汽车》的音乐声中,结束此次课程

教学反思

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小朋友们学习对“6”的组成和理解。我认为自己设计这节课的亮点有二:第一,我“邀请”来了小朋友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主人公“喜羊羊”,让它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耍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字6的组成。这些设计是根据小朋友们生理成长的特点来决定的——智力正在发育中,以及年龄太小,不足以对数字形成敏感的认知,而天性还是喜欢玩耍,游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抓住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画主人公——喜羊羊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游戏调动起小朋友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我采取了“摸糖果”游戏法和奖励法,将糖果奖励给小朋友们,并及时地对每位小朋友进行鼓励和夸奖,带动小朋友们的参与热情!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非常聪明,可爱的,他们所需要的是那一点动力。而那点动力则来自于周边人的爱的鼓励。因此,作为一名老师给与孩子们适当、恰当的鼓励、赞扬,乃至适当的奖励,则能促进孩子更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而且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动力,积极地参与进来。我常以此句话自律——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爱心,请不要懈怠您的责任,请不要忽视你那最心底的良知,可能由于您的一点不慎,有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不要等自己老时,遗憾终生!

不足:第一,由于自己刚刚来到工作岗位,教学的经验和阅历不是很丰富,组织课堂也不是很有序,有些环节一紧张,就容易遗漏;第二,由于自己是非学前专业的老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思想,这些都需要以后努力学习进步。

教你写课件: 小班数学学习4教学设计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教学的时候一般都离不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学习到知识。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你写课件: 小班数学学习4教学设计之一”,希望对您的教学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学会辨别大小的基础上,能够按大、小分类

3、学会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

活动准备:

1、两个不同大小的篮框

2、演示用的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许多大的和小的花

活动过程:

1、语言直接导入--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神奇啊?因为它充满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老师念咒语带大家一起去吧!小朋友要闭上眼睛哦!(念咒语)--在念咒语的同时将道具展示在幼儿面前。

--请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的东西啊都分成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说大的时候出示大的对比物。说小的时候出示小的对比物),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大和小分辨出来呀?

2、辨别哪个大,哪个小,尝试以大、小进行分类--分别出示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的"、"小的"。

--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都有自己的房子,大的宝宝要进大房子,小的宝宝要进小房子,可是它们没有脚,需要我们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送回家。

--教师演示如何分类,并指导幼儿将大的对比物放到大篮框,小的对比物放到小篮框。反复练习几遍。

3、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我们要回家,这些宝宝们要谢谢我们的小朋友,请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朵花。但是呢,需要小朋友说出这个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活动延伸:

回家后让我们找找还有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结束

[热搜课件] 小班数学学习1和2教学设计如何写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向导,一般会被要求有写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根据教学情况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热搜课件] 小班数学学习1和2教学设计如何写”,但愿对您的学习教学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多种感官感知1、2。

2、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

1、积木及各种文具,纸盒子1个,有一面留一个洞,能伸进一只手。

2、每个幼儿1、2点卡各一张。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幼儿:桌子上有几块积木?然后手里拿一支铅笔,问幼儿:我手里的.东西和桌子上的积木一样多吗?都是多少?教师手里拿两块积木,问幼儿:老师手里有几块积木?

2、分别出示画有1个、2个实物的贴绒图片,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将其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分别在实物上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幼儿根据点卡上的圆点数,分别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4、教师敲击琴键1次、2次,幼儿根据发出的声音次数,举起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5、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积木放在盒子里,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1、2件东西,摸好后未拿出来时要说出:所拿物体的名称、数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块大(小)积木或一支长(短)的铅笔。

活动反思:

如何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情景阅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上再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健康地发展。

小班《美丽的水果屋》讲述了熊妈妈和熊宝宝采摘水果、运送水果、用水果造围墙的一个有趣故事。首先我借助绘本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在学习短句时,小朋友很投入,乐意大胆表述。在几处扩散性思维处,场面很热烈,小朋友的想法很贴切他们的生活,比如说在黑夜的有大风的晚上,熊妈妈和熊宝宝在冻得瑟瑟发抖,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时候,我们的小班宝宝就被故事吸引着,想看看,到底我们的熊妈妈和熊宝宝为什么会冻得瑟瑟发抖?该怎么办?在帮小熊想办法的时候,孩子们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帮小熊再造一间屋子,有的说叫几辆汽车帮小熊把水果运到别的地方等。随即,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判断、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其次我利用故事情节,连接幼儿已有认知经验。故事演绎中,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已有生活经验,采用看看、听听、说说的方法,让小班孩子在故事展开的情景中,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吃的一些常见水果的主要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已有认知经验以及获得一些图形方面的感受。当讲到熊妈妈和熊宝宝开心地运着水果回家,晚上自己却睡在了屋外,引出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具有挑战的问题,如何帮助熊妈妈和熊宝宝住在房间里面,而不是在屋外面被冻得瑟瑟发抖?引出建构中的关键经验“围合”。通过游戏“住水果屋”让幼儿感知空间大小与人数的关系。这个游戏体验活动是融于故事情景中的,注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操作、体验来感受在建构游戏中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积累一些关于“围合”的直觉经验和初步的空间感。这样的体验活动是自然的、整合的、有趣的。开展完本次活动后,我觉得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提问激发幼儿对作品中角色的喜爱之情。如:你喜欢水果屋吗,你喜欢谁呀等。

不足:

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虽然都给予鼓励和肯定,没有针对性的去应当幼儿,只是好好好,没有针对性,没有把幼儿的思路挖掘出来。“引导”过多,变成“灌输”,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不到位,又导致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时机。

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自己是引导者的身份与任务,把握好“引导”的度。避免“引导”过多,变成“灌输”,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不到位,又导致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时机。

最新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法教学设计反思范例


作为一名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帮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最新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法教学设计反思范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习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3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