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蝴蝶教案(集锦五篇)。
剪蝴蝶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剪纸了解剪纸知识,学会从题材、样式、风格去欣赏剪纸。
2、掌握剪纸的创作方法和技能。
3、进行剪纸作品创作,完成简单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能运用简单的手法制作剪纸作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剪纸艺术的题材、样式、风格、制作方法等学习和继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剪纸不同类别造型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融合了传统剪纸元素的建筑造型视频,导入新课。(板书:剪纸)
二、讲授新课
1.剪纸的概念:剪纸是作者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用纸进行剪、刻、镂空等艺术加工,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剪纸的艺术价值:它是一种镂空的艺术,通过视觉的镂空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古老而辉煌的艺术成就。20xx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剪纸起源:在我国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但在此之前人们运用薄片材料,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进行加工处理,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制成工艺品。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剪桐封弟”的故事。这说的是,西周周成王姬诵摘下一片碧绿的梧桐叶,修剪成玉圭的图案,赠予他的弟弟姬虞,封他到唐国当诸侯。本身是一句戏言,最终还是兑现了。南朝大诗人沈约说:“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圭。”
后来,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剪纸艺术自诞生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
3.剪纸的题材:
师:映入眼帘的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对候剪纸和对马剪纸。新疆吐鲁番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剪纸保存相对完好。我们放大看一下,它的题材是什么?(生:猴子,马)一对对对称的动物活灵活现的,非常得生动。并且成对的动物又组成了一个大圆,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
师:唐代的剪纸处于高度发展时期,它的题材是什么?(生:它的题材是鲜花)其间每一角的花瓣中心部位及花瓣之间都留出间隙,非常有层次感。画面构图完整,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
师:除了动物、植物,我们常见的题材还有很多。(生:动物、植物、吉祥图案、物品等等)
欣赏一幅剪纸作品,我们可以从题材的角度去欣赏。(板书:题材)
教师展示两幅作品,学生讨论回答这是什么题材。
4.剪纸的样式:
师:宋代造纸业成熟,民间剪纸的普及和用范围逐渐扩大,剪纸样式不再局限于纸张维度,变得更加丰富。比如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采用剪纸的样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样式。
师:明、清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宫廷内都在使用,故宫坤宁宫(清代皇帝们的洞房)的窗花喜字、墙壁喜字、顶棚龙凤样式的团花剪纸等等。这么多种不同的样式了,我们看看剪纸还能用来干嘛?门笺剪纸、手花、团扇、舞台效果等等,不论什么样式,都寓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样式)
剪纸的风格:
师:多年以来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推陈出新,剪纸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分小组观察并讨论下面剪纸的风格。(板书:风格)
生: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南北剪纸各有所长,我们来欣赏一下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出示视频。
创作方法:
我们从欣赏角度了解了剪纸的题材,样式,风格。如果说这是软件,我们还需要掌握哪些硬件才能创作一幅精美的作品呢?(板书:创作方法)
①色彩:
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我们常见的喜庆的大红色,还有祈福常见的黄色蓝色等等。
复色剪纸中最常见的有点染剪纸和套色剪纸。
点染剪纸”也叫“点色”、“点彩”,是在生宣纸作品上,用毛笔进行染色,使用时需要用酒调和,这样可以以使色往下走而不扩散。着色时,一般是要等前一种颜色干后才染后一种颜色,以免混合串色。可以先染后刻,也可以先刻后染。我们的课堂上还可以用彩铅或者马克笔进行着色,从实用的角度讲,颜色深,更经得起太阳久晒,保留使用的时间才会更长。
套色剪纸是在事先剪刻好的单色剪纸主稿(一般为阳刻)上再套上各色纸块衬托而成的一种剪纸,色块儿比较鲜亮,有不同的效果。
出示成品,学生欣赏。
②构图结构:
小组观察并讨论下面剪纸的.结构特点与折叠方式。小组代表回答。
对称式剪纸:沿某一直线成左右的对等排列的形状,其特点是造型比较的稳定、庄重。
中心对称剪纸:也叫团花剪纸。老师提示,我们看看他有一个特点(画三角)发现了什么?由这种相同的三角图案形成了一圈,我们需要复制出多个这种三角图案。我们该怎么折纸呢?教师演示。
自力式剪纸:这种构图方式比较简单,创作空间更大。
将其折叠成三折、四折、五折、六折乃至十折以上的相同等份,然后在其上剪制图形,每个图形自成单元,有相互勾连。展开后便得到一幅均齐的、呈辐射状的团花了。
出示成品,学生欣赏。
③剪法: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思考并回答,剪法的不同。阴刻剪纸是把图案自身剪刻掉,剩下图案以外的部分,通过衬纸反衬出图案的内容;阳刻剪纸是把图案以外的部分剪刻掉,把花的图样保留。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混合使用。
三、实践创作:
根据本课所学创作1-2幅有独特风格的剪纸作品。
四、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作品,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剪纸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剪纸独特的创作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国剪纸文化,在今后民间艺术传承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开创未来,用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找一找当地具有民间特色的剪纸作品,从它的表意方面加以评述,字数不少于300字。
七、板书设计:
剪纸
题材
样式
风格
制作方法:色彩、结构、剪法
剪蝴蝶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小树叶从树枝上钻出来了。在餐前散步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去找春天,有个孩子拿着一片捡来的树叶对我说,老师这片树叶中间有条线,两边是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发现很多树叶都是对称的。于是我就想到了让幼儿学习剪两边对称的物品。树叶是幼儿发现的对称物品,幼儿肯定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个剪纸活动。在前期的准备中,我先让幼儿学习了画各种线条做铺垫。以便幼儿能根据线条剪出树叶。
活动目标
1.能用一次对折的方法折画各种线条,并根据线条剪出树叶。
2.体验剪纸的`乐趣,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没有树叶的树妈妈图片及剪纸过程PPT、没有树叶的树妈妈每组一张、绿色彩纸若干;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叶宝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瞧,这些树叶是怎么样的?
2.树叶中间都有什么?分成一半的树叶像什么?
二、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1.春风吹来了!花儿开了,树叶绿了,可是树叶妈妈就是开心不起来,你们猜猜树妈妈为什么不开心?
2.对了,原来是树妈妈身上没有了树叶宝宝,所以才不开心的!那谁能想个办法来帮助树妈妈变出许多树叶宝宝?让她变得很开心呢?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PPT,逐步出示步骤,让幼儿在猜测中讲解剪树叶的过程。
2.出示剪好的树叶,给树妈妈穿衣服。
四、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给树妈妈剪出漂亮的衣服并给贴在树妈妈身上。
五、展示作品
现在树妈妈有了这么多的树叶宝宝,真的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是你们把我变得这么漂亮,来!和树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和其他的树叶比一比,看谁漂亮好吗!
活动建议
1.此活动适宜在小班“落叶飘飘“主题中生成。
2.此活动需要幼儿折、画、剪,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难,所以教师把画线条这一步放到了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线条》里面作为前期准备来化解难点。
剪蝴蝶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习用彩泥制作蝴蝶酥,巩固团圆、搓长等技能。
积极参与泥工活动,体验泥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甜点盒一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这是谁呀?听听小猪佩琪要对小朋友说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妈妈开了一家好吃的蝴蝶酥点心店,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参观呢?
师:哇,店门口怎么样呀?可真热闹~这么多的小朋友都在排队买蝴蝶酥呢~
师:我们一起跟着小猪佩琪去店里参观吧~咦?猪妈妈怎么了?原来是猪妈妈的生意太好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猪妈妈吗?
二、学做蝴蝶酥。
播放制作视频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怎么样做蝴蝶酥吧~
幼儿观看教师的.操作视频。
出示制作步骤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仔细了吗?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儿歌:
捏一捏,团团圆,搓搓搓,搓长条
头对头,折一折,卷卷卷,往里卷
卷卷卷,变蝴蝶。
师:小朋友们,你们学会怎么做蝴蝶酥了吗?
师: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橡皮泥,请你们一定记住要把橡皮泥用心地搓得长长的,这样慢慢往里卷做出来的蝴蝶酥才特别美味~那就请你们来帮猪妈妈的忙,做蝴蝶酥吧~
三、幼儿制作蝴蝶酥,教师在旁指导。
1、出示操作步骤图并播放音乐,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泥工活动。
2、教师在旁及时指导遇到困难的幼儿,提醒孩子一定要耐心地操作。
四、展示作品。
师:小朋友们,猪妈妈为我们的蝴蝶酥准备好了外带盒子呢,让我们把做好的蝴蝶酥放进去卖给外面排队的小客人吧~他们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了呢~
剪蝴蝶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在很多地方是过节过年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但是在新疆却是不非常常见的手工作品,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感受剪纸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我们传统手工作品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剪纸”。
2、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
3、感受剪纸作品的美感和剪纸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对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制作过程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2、难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
活动准备
过年场景图片课件;剪纸作品的图片课件;教师的剪纸作品若干;小剪刀;彩纸;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过年场景图片的课件,请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些什么,然后说一说。
2、幼儿说完后教师一一介绍图片中的物品,如灯笼、对联、福字、鞭炮等等,重点引出剪纸。
3、问问哪些幼儿见过漂亮的剪纸,如果有请他们说说他们见到的剪纸是什么样的,然后播放传统的剪纸作品图片课件。并请幼儿说说图片中的剪纸的颜色、形状、图案等等。
4、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也请幼儿来说说老师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5、教师给幼儿们发小剪刀和彩纸,教师边制作剪纸边讲解制作方法,并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来学习剪纸轮廓形状的剪法,主要有方形、圆形、花形。(注意提醒幼儿们要正确小心的使用剪刀)
6、让幼儿们自己进行制作,在学会剪纸轮廓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造,剪出不同的形状,教师进行观察,对个别制作上出现疑问或问题的幼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7、幼儿们制作完毕之后教师把作品贴在前面,让幼儿们一起欣赏自己和小伙伴们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作品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小班、中班的幼儿们强了许多,但在学习制作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接受较慢,教师在教授和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准确,并在活动过程中要多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动力。
剪蝴蝶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探索分类。
2、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分类标准。
3、能够积极探索,体验活动的乐趣。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能正确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探索分类。
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斑纹不同的蝴蝶卡片,人手一份。
2、轻音乐《梁祝》。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扮演蝴蝶进入教室,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佩带蝴蝶卡片结伴跳舞。
(二)投放材料,幼儿探索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蝴蝶的不同特征。
2、幼儿自主操作、分类。
3、教师观察指导。
(三)表述分类标准,相互交流经验。
1、幼儿介绍自己的分类标准。
2、同伴交流、学习。
3、师幼小结:大小颜色斑纹。
(四)迁移经验,启发幼儿根据特征结伴。
三、结束部分:
师幼随音乐参加舞会,自由起舞。
活动反思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科学活动《蝴蝶舞会》,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让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时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再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三)操作法属于学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按物体特征进行分类,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四)观察法——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与材料的观察、分析,提高幼儿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五)还有一个学法是语言表达法。语言表达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学习方法,语言表达是幼儿进行活动最乐于接受的,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方法的部分、同伴交流的部分,都属于语言表达法。我想他们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能偶尔还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部分,希望各位老师能解答我的疑惑,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将积极改正不足,谢谢各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