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案资料 >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

时间:2023-04-30 赵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1500字。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儿园打电话教案150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示数字字形。

2、培养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完成任务的乐趣。

3、通过学习制作名片,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提高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不同的名片,让幼儿欣赏各种名片,了解它们的用处及图案。

2、请家长教幼儿学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及家中的电话号码。

3、各色卡纸、水彩笔,110数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

1、教师出示110数字,幼儿说出上面是什么数字。

提问:你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吗?

你好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教师启发幼儿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数字变一变

苏鑫磊: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连起来表示数字

吴磊:用食指当成笔写数字

谢越:将身体下蹲抱成一团表示数字

陈昕怡:将一手臂平伸或弯腰表示数字

刘郁:四肢并拢立正或躺着表示数字

3、玩我是数字变、变、变游戏

教师要求幼儿自由组合多人合作,把身体变成数字表现出来。

阙子龙:坐在地上,林泽龙小朋友躺在他的腿上组合成数字4。

有许多幼儿搭成火车,有的手拉手还有的躺着连接起来组合成数字

陈露:将身体下后腰,吴鑫杰小朋友站在她旁边组合成数字6。

4、玩麦当劳游戏

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背对观众用自己身体上的麦当劳(臀部)写数字。例如:教师说数字4,幼儿背对观众脚尖踮起,用麦当劳(臀部)先左右,后踮起下蹲,写出数字4的字形。也可请一名幼儿用麦当劳写数字,请全班幼儿猜出数字

(二)、分组活动

一组:玩麦当劳拔号码游戏

幼儿自由组合,用自己的麦当劳表现自己或好朋友的电话号码,让同伴猜号码。例如:一名幼儿用麦当劳(臀部)写自己的电话号码:2884551,其他二位幼儿猜出电话号码,猜对后,给对方一个鼓励。(拥抱一下)

二组、制作名片

1、欣赏名片

提问:名片上有什么?名片有什么用处?

2、讨论:你想设计什么形状的名片?想一想,怎样使名片更好看?

3、幼儿设计制作名片,教师巡回指导。

a、提醒幼儿写清自己的姓名,家中的电话号码。

b、制作完的名片可以进行装饰。

章志楷:用手指印画在纸上,用水彩笔涂上各色的手指头,最后在手心里写上自己的姓名与电话。

陈璐:她爱吃苹果就把名片做成苹果形状。

子龙:把名片做成奥特曼形状。

希明:将名片做成心形。

谢越;把名片做成数码宝贝形状。

4、幼儿之间相互介绍,互赠名片,并说一句祝福语。

(三)、延伸活动

1、课余时间,鼓励幼儿制作名片送给朋友。

2、利用名片玩角色游戏。

教师分析及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中幼儿语言交流特别多,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互相学习的气氛。

2、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特别是游戏我是数字变变变麦当劳麦当劳拔号码等,让幼儿自由组合,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变数字,用自己的麦当劳(臀部)写数字,趣味性较强,幼儿玩得很投入,很开心,同时发展了幼儿想象力。WwW.ZjAN56.CoM

3、让幼儿自由设计名片,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幼儿设计的形状真是多种多样,让我十分惊喜。有水果形、月亮形、心形、小鸟形、蝴蝶形、花朵形、葫芦形、手指形、星星形、还有一些动画人物有奥特曼、数码宝贝、皮卡丘,形状十分可爱,幼儿也很喜欢打电话这种交往联络方式,通过此活动,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使我更深刻地感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师:上个星期天,学校有一些事情要通知一些老师到校完成。校长让我和刘老师每人打电话通知7位老师到学校。(板书课题:打电话)通知一位老师大约需要1分钟。我和刘老师赶紧拿出电话,正准备通知呢,刘老师却说:“我们玩个比赛吧!谁用的时间少就算谁赢。”……

【设计意图:本课要教学的打电话,属于经过抽象的“理想模式”。因此情境创设要尽量避免非数学因素的干扰。这里,直接提出打电话,规避学生对通知方式(邮件、短信、广播)的讨论;借助学生对教师传递信息可靠性的信任,规避学生对信息传递中的保真度的怀疑。同时借助比赛引导学生感受节省时间的必要性。】

二、探究方案。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设计意图:将杂乱的情境进行“化简”,从中提取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这里一方面对此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整理,让学生清晰要做什么,怎么做,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设计意图:展开讨论,激发思考,在交流中体会节省时间的方法,减缓教学坡度,为后面的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我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能认识你们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那就同学们帮我设计一个方案,看一看最少需要几分钟?好吗?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设计意图:删繁为简,尽量减少对学生合作的要求(要求也是束缚)。因为还缺乏对打电话的理性认识,在设计方案时,学生的意见分歧会比较多,所以采用人数较少的同桌合作来开展。】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设计意图:在展示与评价方案中,引导学生体会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还要追求表达的简洁,感知数学的简洁美。】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请这个方案的设计师上前来解释一下。符号分别代表什么?你能将这个方案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吗?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你看懂了吗?我一个一个通知需要7分钟,可是他的方案只要×分钟,时间怎么变少了?

【设计意图:时间怎么变少了?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思考节省时间的方法,从而发现“同时打能节省时间”。】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设计意图:“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同时打”进一步优化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整理,将同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起,清晰表象,梳理思路。“还有用时更少的方案吗?”引导学生反思最优方案,并用“不空闲”的标准对方案进行评价。】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第1分钟通知了一人,第二分钟通知了2人,第三分钟通知了4人。要通知第8位老师,明明只多了一人,为什么就要一分钟呢?

【设计意图:这里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最后一分钟,即使“有空闲”,也是最省时间的方案,形成对“不空闲”这一标准的全面认识;二是初步体会在一个时间段内,能通知的人数是一个“区间数”。】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第9分钟已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第20分钟呢?第n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按照最优方案打电话过程的回顾与猜想,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索总结“人数倍增”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梯度安排,逐步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规律的能力。“会出现什么情况”的追问,让学生感受到,按照最优方案进行通知,还需要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清楚自己要通知的对象,感受“预案”的必要性。】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思考,我们知道需要“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最节省时间”的目标。后来我们通过修改方案,找到了最优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追问自己,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从而实现了方案的优化……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播放中,补充介绍生活中的倍增现象,丰富学生的认知,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美好情感。】

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随着这些口号的提出,人类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环保教育迫在眉睫。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节能减排的意识应该从娃娃抓起。《全国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班的幼儿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而且,对于身边发生的问题有一定的主见,能够善于观察、创新。因此,注重他们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表现自己。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组合、尝试,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广泛地收集有关“节能减排”的资料并深入研究,将其理念和知识与图片方式结合。根据幼儿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开展教学。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好处。除此之外,在“节能减排”教育活动中还广泛运用亲子教育模式——亲子共同完成“节能减排”调查表。这不仅达到了亲子教育的目的,更主要的是通过家长的参与,使其与孩子一同学会了如何节能减排。

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与讨论交流环节,引导幼儿了解节能减排的方法。

2、激发幼儿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做个模范的节能减排小公民的愿望。

重难点: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意识;了解生活中一些节能减排的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电费水费单子、记号笔、视频(节能减排公益广告)、交通工具图片、调查记录表、幼儿家庭电费单子

经验准备:事先与家长一起了解一些节能减排的方法、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调查记录表

(预计回答:我是乘爸爸妈妈的车来幼儿园的、我是走路来幼儿园的'、我是乘X路公交车来幼儿园的??)(幼儿说到某一项交通工具时,教师出示相应的交通工具图片)

2、师:“你认为哪一个出行的交通工具最节能最节能减排?说说你的理由?”(预计幼儿回答:走路来幼儿园最节能减排)

3、过渡:“对啊,节能减排就是这么简单,从小朋友每天来园开始就是节能减排的第一步。那么生活中还有那些举动,能帮助我们的生活的地球节能减排呢?”

【设计意图:第一环节主要目标是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幼儿的出行方式选择引入活动,“开门见山”地引出话题,引发幼儿的思考】

1、请幼儿根据事先完成的调查表(附表1),上来交流节能减排的方法。师:“什么是节能减排,怎样才能做到节能减排呢?”

(预计回答:我发现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是节能减排的好方法,因为一次性筷子是用树木做的,树木是我的朋友,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就能保护我们的树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废物利用减少噪音)

分析:这一环节通过借助交流讲述幼儿的调查记录表,发现中节能减排的方法与意义。幼儿将自己已有关于节能减排的经验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述。

2、师:“看看你的节能减排方法和他们一样吗?”(鼓励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

3、总结:什么是节能减排?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

分析:幼儿讲述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梳理。教师从①衣、②食、③住、④行、⑤用、⑥他,六个方面对幼儿的回答——“节能减排”的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

4、〖观察要点〗

5、过渡:对啊,节能减排就是这样,看起来是一件件很小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可以对我们保护环境起到大大的作用。从你做起,从我做起。节能减排,我行动。让我们看看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到节能减排的?

7、过渡:哇!有这儿多节能减排的好方法,你记住了吗?比比看!

分析:通过视频的播放,检验幼儿设计的节能减排方式是否可行,并通过视频了解更多节能减排的好方法。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会与教师对唱歌曲的问答部分,能正确地接唱,不拖也不抢节拍。

2、能听音乐信号做相应动作:起立、坐下。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唱歌,基本学会歌曲。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重点:

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玩具电话若干

(2)歌曲录音《打电话》

(3)表示起立、坐下的音乐符号。

活动过程:

1、游戏:打电话。教师与幼儿打电话的问答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学说歌词。

(1)教师与全体幼儿问答。

(2)教师分别与男女幼儿问答。

(3)教师与个别幼儿问答。

2、教师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幼儿分别完整跟唱歌曲一、二段。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

4、出示音乐信号、符号标记,弹奏相应乐句,让幼儿理解音乐信号下的相应动作。

5、对唱: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问答者,以多种形式练习对唱,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提醒幼儿接唱时合上节拍。

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借用了手偶教具来引入教学,因此孩子们的兴趣也就被吸引了过来。接下来我边放音乐边左右手来操作两个手偶,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5】

中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苏联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原则区别,就在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能主动地反映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是以说教论理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是以音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影响儿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力量。所以音乐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活动在《幼儿园里朋友多》这一主题中开展,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愉悦,感受与同伴共处的快乐。

中班阶段幼儿对于音乐的表现欲望和能力正在增强,表现在他们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大大加强了,特别是对富有戏剧色彩的、生动活泼、情绪热烈的歌曲很是喜欢。本次活动的选材正式迎合了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教学目标:

1.借助游戏情景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点,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创作感悟:

以幼儿兴趣为基础。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选择幼儿所喜欢的歌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小老鼠打电话》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易于掌握;歌曲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幼儿生活;情节轻松活泼、幽默有趣,较易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中班幼儿对于有趣的动物形象仍然充满着兴趣,歌曲中的小老鼠正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并回归到生活。教师有一些总结性的语言,为幼儿梳理生活经验,如“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能帮助你记住难记的数字”。又如拓展性的提问“还有什么电话号码我们不能随便打……”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增进幼儿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活动更大的寓意在于增进孩子对于朋友的关爱之情。教学目标:

1.借助游戏情景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点,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活动主题:

幼儿园里朋友多(源自上海市学前教育教师参考用书《学习活动》(中班)P167)

教学重点: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

材料准备:大电话本、小老鼠、大花猫手偶、钢琴各一 教学过程:

一、律动:小手小脚

1、出示节奏卡

主要提问:卡片上的小手小脚告诉你什么秘密?

2、听音乐玩节奏(新授歌曲的背景音乐)

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着路牌去散步。(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

二、新授歌曲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出示小老鼠手偶)“诶,又到了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好孤单呀,诶!”

主要提问:

1、小老鼠为什么不高兴?

2、你能帮他想一个快乐起来的好办法吗?

(设计意图:幼儿生活经验回顾,激发幼儿帮助与关爱的情感。)

(二)理解歌曲内容

1、歌曲第一段

主要提问:(1)小老鼠用了什么好办法?

(2)要打电话给朋友,首先要知道什么呀?

(3)小老鼠打了一个什么电话号码?(翻开“电话本”验证:54 32 678)小结:这么多的数字小老鼠都能记住,原来他是用了快快慢慢地有节奏念的办法记牢。

2、语言节奏:

(1)教师以小老鼠身份示范电话语言。

主要提问:电话接通了,小老鼠会对朋友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朋友又会怎么回答小老鼠呢?

3、集体演唱第一段。

师:我们帮助小老鼠一起给他的朋友打电话吧,一定要看好电话本,电话号码别拨错。(设计意图:引发幼儿回忆歌词)

4、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叮咚,门铃响了,当小老鼠高高兴兴地打开门一看,惊呆了,门口站着的是只大花猫。

主要提问:大花猫如果进了老鼠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

小结:原来小老鼠没有看清电话号码是谁的就拨了。(拓展提问:我们生活中哪些电话号码也不能随便拨呀?)

5、幼儿完整演唱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我们一起帮小老鼠打电话。

6、尝试改编

师:小老鼠没有找到朋友,还是很孤独,我们再帮小老鼠找找其他的朋友好吗?(翻阅《电话本》尝试数字部分的改编)

7、尝试改编8个数字的电话号码

师:我也想到小老鼠家去做客,小老鼠的电话本上有我的号码吗?

三、延伸

1、尝试改编手机号码

师:如果老师不在家,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音乐区去试一试怎么打手机号码,还可以帮助小老鼠找其他的朋友。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6】

打电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得一种行为方式。孩子经常会模仿大人进行打电话。有时,孩子打电话给老师,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说话小声,有的讲话支支吾吾,半天讲不清楚事情等。为了能使孩子学会打电话,尽快掌握这一日常行为,因此,我特意设计这个活动。

1. 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能把话听清楚、明白。

2. 学会打电话,说话要简洁、明了。

2.指导孩子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1. 出示课件,让孩子认识各种电话。

1. 老师示范打电话,总结打电话儿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2. 出示生日情景图,打电话祝贺乐乐生日快乐。号码:3681009,请孩子表演,奖励。

4. 认识特殊的电话:110、119、112、120.在生活中。这些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

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同学打个电话,送去一句问候。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记住自己家人的电话号码,知道几种常用的特殊电话号码,初步了解电话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会用向中心对折的方法折纸电话。

3.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愿意与更多的朋友交往。

重点难点:

记住自己家人的电话号码,能用向中心对折的方法折纸电话。

2.PPT3.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幼儿画册》(第1册第48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人的联系方式。

1.师:小朋友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啊?(教师用手机发出声音)你们知道有了电话可以干什么吗?那现在幼儿园有点事情,想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帮个忙,那我要怎么找到他们呢?

2.师:我们可以用手机打电话给他们,可是老师不知道小朋友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3.师: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电话号码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来说说看。

4.小结:有了电话真方便,我们可以随时找到想找的人,与他们说话,谈事情。

二、师:

你们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他们的作用是什么(火警119,报警服务台110,医疗急救120,交通事故报警122等)

三、启发幼儿说说什么时候需要打电话。

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了解电话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接听电话,并通过教师与幼儿互打电话,学习打电话时的常用语言。如: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一下,谢谢,再见……

教后反思:

活动时,主要通过故事让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对话,与同伴进行交流。在设计活动时设想让幼儿打电话来引出故事,在本次活动中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乐意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所以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的动手需要。

幼儿园打电话教案【篇8】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分享到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比较归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采用的是我们学校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引导、激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内心深处点燃希望的火花,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尽可能的为学生的探索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机会,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来。

1.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勾起同学们对打电话的回忆,适时进行电话礼仪教育,既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一些生活技能,初步感知“打电话”的方式有多样性,唤起优化意识。

再次,通过创设某地发生泥石流的教学情境: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需要用打电话的方式尽快通知15名村民。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以“前置作业”的形式,提前让学生探究方案,突破难点。

2.在“比较”中“优化”规律。

本课时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通过“10分钟能让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以及最短需要多少时间可以通知到50人等问题,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体验到n个2相乘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

3. 多样练习,渗透“化归”思想。

所谓“化归”,可以理解为转化和归结的意思,一般我们都理解为“转化”思想。理论上理解为“化归”方法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最终获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简单地说,化归就是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打电话”展开,探究“打电话”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案及随之而产生的规律。像这样的规律不仅蕴藏在“打电话”这一事件中,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一规律的存在,“打电话”只是这些事件的缩影。因此,在练习中,我呈现的是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习和实际生活中“快乐传递”这一游戏的练习以及阿凡提的故事,将这几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想办法通知15名村民,情况危急,赶紧撤离。教师就提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通知,而且每分钟可通知1人,一共需要几分钟呢?怎样通知呢?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设计电话通知的方案。在教学时我考虑到让学生理解这个内容本身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采用前置作业,让学生对新知识的难点部分做了一些铺垫,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有了一定的学习准备。

在小组交流活动中,可能出现一些负面的问题,诸如小组交流学习中问题设计不当、小组交流学习中交流效率不高、小组交流学习中学生探究乏术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去解决。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交流学习的实效性呢?我在进行小组交流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交流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的材料,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确立对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起导向作用。它能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引导思维方向,诱发探究欲望,产生思维动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在学生交流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见解进行综合、归纳,提出正确的思想观点。同时,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讨论表现出来的典型思路给予评价,来提高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这样既能优化探究过程,又能提高学生交流的实效性。

第三,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要为小组探究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要指导学生专心听别人发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要让他们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这个发言有没有道理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老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

第四,教师对交流成果要进行正确恰当的评价。由于探究交流学习是学生自已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结论不可能是统一标准的,因此,教师点评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对或错来评判,应对学生的具体结论作具体分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点评应以激励为主,即使学生有点滴成功,微小进步,也应得到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成功的乐趣,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无论是组内交流还是班内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前置作业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为此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

“问题性”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易错点;“互动性”是针对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创生性”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都必须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组内交流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对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班内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制在本环节将得以展示。具体体现在: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教师在展示过程中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展示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在练习中,我呈现的是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习和实际生活中“快乐传递”这一游戏的练习以及阿凡提的故事,将这几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通过设计基本练习、重点练习、拓展练习等几种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anziliao/5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