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案资料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2-12-22 赵老师教案网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赵老师教案网精选专题推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一个好老师就要负责任地上每一节课,教案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可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写教案时需要注意哪些格式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1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射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主要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为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认识角和角的度量做铺垫,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中的最基本的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学生直观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辨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对角已经有了较多的直观认识,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可以利用的基础。对于射线和直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感性的例子,但不太会注意它们的几何特征。再者,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OK语录网 968OK.cOM)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对直线射线无限延伸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利用多媒体出示以前学过的线段图,并回忆以前接触到的线段的知识。

(二)认识直线

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直观观看从线段的两端无线延伸得到直线,并引出直线的概念。并学习直线的特点以及直线的表示方式。

(三)认识射线

1、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直观观看从线段的一端无线延伸得到射线,并引出射线的概念。并学习射线的特点以及直线的表示方式。

2、举例生活中的射线,打开手电筒,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这线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张开你想象的翅膀。

3、师生合作,将教室窗帘拉上,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把线段一段无限延伸,得到一条射线,从而让学生理解射线与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四)观看有趣动画视频,认识加深

观看动画加深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率理解已经从概念上理解如何正确命名。

(五)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掌握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找出这三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将结果填入学习表中。

(六)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通过从易到难的四道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

(七)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经验,体验成功。

(七)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P49P50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

156=352=2330=

3620=42195841

2、竖式练练手:4226=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一、)新知学习

1、教学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去北京,特快列车每小时行使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使106千米,该两种列车30小时各行使多少千米?

2、提问:这两种列车30小时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吗?

你能解决吗?

16030=(板书:16030=)

10630=(板书:10630=)

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3、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这两种列车30小时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吗?

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

4、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6030和10630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与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方法

(3)、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1.(1)、数位对齐;(2)先算0160;(换句话说: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3)再算3160;(换句话说: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

2.(1)、数位对齐;(2)先算0106;(换句话说: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3)再算3106;(换句话说: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

三、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用竖式计算。

1422321434

(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

(小结: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

2、当当小医生(完成教材51页练习七第7题)

3、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4、思维训练:

(1)、教材51页练习七第6题

(2)、教材51页练习七第8题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五、课堂作业:课本50页练习七第3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3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形成画角技能,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作图习惯。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和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画角技能。

教具学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测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同桌结合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对角进行分类,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二、揭示目标:(教师口述)

三、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2、自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自学时间:8分钟

4、自学要求:

(1)自学课本第42页例4中的画角步骤

(2)试着按例4中的画角步骤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画角的?

四、质疑探究:

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画角的具体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连线)

4、用量角器画出以下度数的角。

654011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本节课设计基于两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2、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个千万组成的、由()个百万组成的。

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揭题)

二、合作探究

1、猜一猜。

课件出示研究问题

(1)1亿张纸又叠起来大约有多厚?

(2)数一亿纸,大约要用多久?

(3)一亿粒大米大约有多重?

(4)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确立研究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课前材料准备情况,合理分组,选择课堂上能进行实验操作的研究问题(1)或(2)。

3、确定研究方案

选择问题(1)的小组说说应如何进行测量?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否真的要量出1亿张纸叠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01张、1021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选择问题(2)的小组说说如何去数一亿张纸?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先数出10张或100张纸所需要的时间?

师:为了计算方便应取整十秒算。电子表上的秒数从整秒开始计时。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研究方案的过程,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操作

教师提供实验记录表

小组成员

活动名称

10张纸

100张纸

1000张纸

计算过程

结论

各小组数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5、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及体会。

启发学生发现:选择基数不同,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得出:基数越大,误差越小。

(2)验证猜想

(3)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500层楼那么高。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量一量、数一数来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综合应用

1、简要说说问题(3)一亿粒大米有多重?的研究方案

课件显示数据: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2、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个点,一刻不停地画,每秒钟画一个点,需要3年2个多月。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1亿粒米大约重25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来运,需25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师: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五、作业布置

课后研究问题(4)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anziliao/4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