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中班教案 >

幼儿中班教案

幼儿中班教案

时间:2023-03-03 赵老师教案网

幼儿中班教案11篇。

赵老师教案网主题栏目精选:“幼儿中班教案”,敬请访问。

幼儿中班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数字的概念是抽象的,对于幼儿来说,数字的认识应强调多感官参与。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观察寻找、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及灵活运用周围环境中的数字让幼儿在玩中学,促进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与生活密切相连。

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应归结为:在活动中理解数字在不同的物体的用处,同时对周围生活中数字感兴趣。

因此,本次活动的数学目标有: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要让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等。

1、观察法:让孩子先自由观察自己带来的实物,再由教师带领逐一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发现周围环境的物体上的数字与数的关系,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2、操作法: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幼儿印象,让幼儿分组操作,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自己动手,寻找自己物体中的数字,并且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快乐。

3、游戏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教学也必不可少。在本次活动中,我用了“画面配数字”等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三、学法指导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本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四、教学过程

1、首先,设置让幼儿自由观看,并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寻找到的数字,这样即符合了中班孩子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又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把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这一部分大概4分钟。

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教师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后让幼儿通过观察、回忆,如:说说你住在几栋?几楼?门牌号等等。同时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数字与具体的意思。这一部分大约5分左右。

3、动手操作,大胆创新。不仅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幼儿对周围数字的兴趣。这部分大概10分左右。

4、最后一部分让孩子回到宽松的环境中,孩子畅所欲言,把事先准备好的数字贴在楼房上、汽车上、其他地方,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部分5分左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科学活动《小小手》,时间设计为25分钟,纲要中指出儿童是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者,幼师是指导者、观察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活动中,主要以儿童的主动探索为前提,让儿童先感知如:“你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什么特征”,引发儿童主动的探索欲望,激发兴趣为整个过程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以下三点:

1、探索手的基本特征,感知理解指纹。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以及和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

此次活动的重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因为在幼儿园中,活动的主体是儿童,让儿童体验中学习,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渐渐培养儿童的探索欲望,符合了儿童的情感的需要。

难点:探索手的基本特征,初步感知理解指纹。中班的儿童活泼、好动,用手通过动作来认识世界,但是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对自己的双手却并不了解,我借助于本次活动,让儿童自己知道的基本特征,以及探索双手的小秘密即指纹。

教法:幼师通过启发提问的方法、直观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的方法、观察法等对儿童进行指导。科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儿童的兴趣会很浓,幼师用这些方法,能让儿童更快更好地进入到活动中来,体现儿童学习的主体性,以幼师教学变为我要学。

学法:中班的儿童由于年龄特征,开始接受任务,所以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他们会很愿意去完成。儿童会通过观察法、发现法去尝试这个科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儿童已有经验的准备(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手的基本特征)

2、音乐的准备

3、橡皮泥等

活动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儿童的兴趣

幼师弹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利用音乐,把儿童带入到一个情境中,使他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学习与环境交互作用)

(二)初步感知(让儿童先通过观察,体现了把儿童放在主体的原则)

师: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双手来看看,你认为自己的双手事故什么样子的

呢?

师:有五个手指头、有指甲还有呢?

师:有的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有一条条的线,那你们知道叫什么呢?对,它就叫做指纹。

(三)动手操作(让儿童在做中学、学中乐)

师:指纹在我们的手上,指纹宝宝说了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那么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把指纹记录下来呢?

师:有什么好办法呢?(通过迁移经验,会说出在泥土留下痕迹的经历。)

师:桌子上,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橡皮泥,你们去试试看。

(四)巡回指导

幼师边走边巡回知道,可以针对个体的不同进行交流,亲近儿童,单纯儿童的操作,主动性不强,适应了面向全体而因人施教的原则。

(五)示范讲解(让儿童获得正确的方法)

师: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现在我也来试试看,在示范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方法。

(六)儿童再次操作

师:现在你们去试试吧!记录完足迹后,你用眼睛观察下有什么特点?

(七)总结

师:原来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了,有的粗有的细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放置泥土、橡皮泥,让儿童动手操作。也可以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儿童的知识。

幼儿中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前几次活动中,我班幼儿接触了一些人与人之间联络的方式,为了让中班幼儿对联络方式和信息传递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把幼儿的这种探究性拓展开来。引导幼儿对动物的们的联络方式产生好奇。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特点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本次活动是让幼儿了解动物们的有趣的联络方式,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已具有的语言能力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感知不同动物之间都有自己的联络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

3.情感目标:体验动物之间联络这一现象带来的乐趣。并懂得爱护动物。

三、重难点

根据本次活动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初步了解几种小动物的联络方式,难点定位于对动物联络方式的感知。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我做了如下准备,小蜜蜂,小狗,孔雀,狼等图片,以及其与同伴交流视频。

五、说教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展示法、探索讨论法、游戏激趣法等。

活动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一节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采用以下几种学法:观察法,操作演示法等。

六、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中我将通过这几个大环节来展开

(一)展示欣赏,引发兴趣1.展示图片和视频,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之间做讨论,说一说,图片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小结,蜜蜂飞,采蜜。小狗撒尿。孔雀在开屏,狼在嚎叫

(二)师幼互动,一起交流讨论动物联络的特征

1.观看视频,介绍动物们的种类,活动特性

2.请幼儿来说一说,小动物们是怎么发出信号的?怎么做的,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尝试帮助小动物交流。

教师小结,小动物和人一样,有情况和事情的时候都要和小伙伴交流,

(三)依次播放视频,了解小动物有趣的联络方式。

1.逐一播放视频,了解活动中几种小动物的联络方式

2. 请小朋友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交流方式

3. 教育幼儿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联络方式各有不同,但能准确的传递自己的信息。

七、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知道的这些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八、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懂得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让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

3、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每个幼儿都吃一块口香糖,并在开课前做自行处理。

2、6张不同处理口香糖方法的图片及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处理刚才那块口香糖的。

2、启发幼儿回忆并讨论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吃过的口香糖。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6个小朋友处理口香糖的行为,说一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A、把口香糖粘到别人身上。

B、把口香糖吐到地上。

C、把口香糖粘到墙上。

D、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

E、把口香糖粘到汽车的座位上。

F、把口香糖扔到垃圾桶里。

4、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口香糖才算是正确的呢?(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找出正确处理口香糖的方法,并让未吐口香糖的幼儿当场用正确方法处理口香糖。

5、老师介绍关于“广场地面被口香糖污染”的新闻,从而使幼儿知道乱吐口香糖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会污染环境。

6、教育幼儿也要为建设美丽的环境做贡献。

7、幼儿朗诵师生共同创编的诗歌“地球妈妈,我爱您!”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也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中班教案 篇5

说设计意图

我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伞”为活动主题,用实物“伞” 把 幼儿带到活动的氛围中来,然后我提出问题:“这么漂亮的伞,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也想试一试吗?以此激发起幼儿的探究和想创作激情,通过活动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创作活动的快乐。

说活动目标

1.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地进行伞面设计。

2.感受各种伞面的装饰美,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

说活动准备

1.实物:小花伞2至3把

2.课件:小花伞

3.彩笔、油画棒、纸(画好小伞轮廓)

说活动过程 :

1.猜谜导入课题:

谜语1:一朵花,真奇怪。晴天不开,雨天开。

教师: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伞)

谜语2:小帐篷,圆又圆,雨天满街走,晴天家中闲。

教师:这个谜语又是在说什么呢?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

教师:这两个谜语都是在说什么呢?(都是伞)

2. 欣赏实物小花伞。

(1)出示一把实物小花伞,提问:小花伞有什么作用?

(2)介绍伞的构成:伞顶、伞面、伞把。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伞,为什么?

(3)拿出其他小花伞,说说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这几把小花伞都很漂亮,他们都是伞厂的叔叔阿姨设计出来的。今天,我们要请小朋友来当设计师,设计出更美丽的小花伞。先请小朋友们看看中班的哥哥姐姐是怎么设计小花伞的,好吗?

3.播放课件,欣赏小花伞图片。

(1)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小花伞吗?为什么?

(2)小结伞面设计的特点:首先确定伞顶,伞顶可以设计成圆形、波浪花纹、小花等图案;伞面的边缘可以设计成重复的图案,可以是一朵朵的小花、一只只苹果、一个个爱心等图案。

4.全体幼儿进行伞面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画好的小花伞轮廓,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让这些空白的伞面变得更美丽。

(2)要求幼儿大胆想象,你设计的图案可以和别人的不一样,伞把也要涂上颜色。发现有困难的幼儿教师重点指导。

5.将幼儿作品拍下来后放在电视上播放,欣赏幼儿作品,教师进行引导性评价。

6.活动结束,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览区。

幼儿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培养幼儿一定的审美观。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幼儿活动教材第一册11-13页。

经验准备:教师丰富的表情表演。

活动过程:

一、由教师表演各种表情,让幼儿说出其表情的名称。

1、教师表演各种表情。

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表情家族。在老师表演完后,你们要说出老师都表演了什么表情?然后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你们所说的表情。

2、提问,引出微笑的话题,。

刚才老师表演了那么多的表情,你们认为老师表演所有的表情当中哪一个表情最好看?你们最喜欢老师的那个表情呢?为什么呢?那么老师每天都把微笑送给你们,有一个小动物也跟老师一样都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小动物们,我们来听一听是谁?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故事讲完后提问:

1、是谁把微笑送给了别人啊?(小蜗牛)刚开始的时候小蜗牛很着急,为什么呢?小鸟、大象和小鸟都为朋友做了什么呀?朋友们感到怎么样呢?小蜗牛也想帮助别人,可他好像不知道自己能帮助别人做什么,你们来帮他们想一想他能帮助别人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讨论)

2、原来小蜗牛可以帮助别人做那么多的事情,故事里小蜗牛做了什么事情啊?(他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小动物们)他的朋友们感觉怎么样呢?小蜗牛为什么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们啊?他是怎么样送的呢?

3、你们的微笑美不美呢?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而美丽的微笑送给别人呢?你们想怎么样送呢?森林里的朋友们都认为小蜗牛很了不起,我认为你们也很了不起。因为你们把快乐都送给了别人。

三、小结活动。

小蜗牛他长得小不小,你们认为他的力量大不大?(引导幼儿感知小蜗牛的渺小)可是为什么朋友们还是认为他很了不起呢?(引导幼儿说出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小朋友们你们的个子高不高,你们的力量大吗?可是你们能不能帮助别人呢?(引导幼儿明白自己虽小可是还是可以帮助别人做很多的事情。)

四、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并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

问:公交车上人狠多,突然来了一位老奶奶,你刚好坐在老奶奶的身旁你会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比较以自我为中心,都比较欠缺怎样给别人送去微笑。所以我觉得上这节课很有必要,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体会到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根据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在第二环节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层层递进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不足的是幼儿的倾听习惯不好,有小朋友在讲故事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听的不认真,接下来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就《微笑》活动,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社会活动中我经常用以下模式:

欣赏模式: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发现模式: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述模式: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幼儿中班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刚升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因此我选择了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这节课。

二、说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在示范的基础上, 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三、说教学准备:三个装了不同颜料的瓶子、碗、画笔、纸。

四、说教法: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环环紧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活动流程为:

1、采用教具与故事相结合导入主题。

2、老师示范表演魔术。

3、幼儿操作活动。

4、幼儿作画。

幼儿园中班科学说课稿:火箭升空

导读:在幼儿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认真的去寻找反作用力,只有极个别孩子只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所以就不太主动的去进行其他的探索实验,根据这个情况,我对这样的孩子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到反作用力。

我上的这节课是科学活动《火箭升空》这是整合课程《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中的一个活动。

下面我先说一下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拓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2、尝试了解火箭升空的动力。

3、初步了解反作用力。

首先,我说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对于火箭都非常好奇,感兴趣,平时提到火箭孩子们也都很兴奋,他们虽然知道火箭,喜欢火箭,但是火箭对于他们来说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还不是很了解。

这也正是《纲要》中所提出的:从生活或媒体以及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所以我就抓住了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来设计了《火箭升空》这节课。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初步了解反作用力,难点定位于寻找反作用力。

在活动的开始,我就利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太空课件,来让幼儿展开想像,最后让幼儿看火箭升空,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索发现,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利用,使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这些内容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为了孩子更进一步的了解反作用,我又做了“小小”游泳和滑旱冰的课件,因为孩子的认知都比较直观,所以我在课件上,又设计了向上向下的箭头,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力的方向了。

在前面的几个环节里,我们只是听和看,对于反作用力只是一个思维上的理解,幼儿并没有亲自去实验,去感觉反作用力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活动,亲身体验,在获得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得以真正的理解的,如果不让幼儿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孩子是不会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的,所以我根据这一规律,也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安排了让孩子去自由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孩子们都提供了汽球、弹力球、弹簧、皮球、滑板车、装水的大雪碧瓶、弓箭等等,让孩子们在这些不同的物体中寻找反作用力。

在幼儿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认真的去寻找反作用力,只有极个别孩子只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所以就不太主动的去进行其他的探索实验,根据这个情况,我对这样的孩子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到反作用力。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所以在自由探索后,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述的方式,对幼儿获得不同东西中存在的反作用力进行讲评,让幼儿的大脑里有了一个反作用力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孩子们了解了反作用力,他们自然就会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给他们准备了皮筋,火箭图标,弓箭等等,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反作用力把自己的小火箭送上天空。

幼儿中班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儿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就像红、黄、蓝、绿这些颜色一样。鲜艳、美丽的彩球让孩子们着实喜爱,他们乐意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知、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因此,我们把本次活动定位于科学领域,为孩子们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能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玩彩球,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2、能尝试运用辅助材料玩彩球,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3、提高手臂力量和动作的灵活性。

三、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让彩球舞动起来的方法。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突破重点的方法:

1、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彩球有一定的`认识。

2、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

3、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破难点的方法: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教法遵循了纲要中指出的: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五、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人手1—2个自制的彩球;

2、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材料宝宝如球拍等;

3、简易的球网;

4、活泼、愉快的音乐。

六、说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师:咦,这个漂亮的大礼包里面装着什么?让我们猜猜吧。通过让彩球轻轻从幼儿身上滚落,激发幼儿与彩球一起舞蹈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讨论用身体的各部位玩彩球,让彩球动起来的方法。

师:彩球是怎样掉到地上的?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彩球,让彩球动起来?

3、幼儿自由玩球,探索用身体各部位玩彩球,让彩球动起来的方法。教师注意个别指导,并观察有创意玩法的幼儿。

4、交流用身体各部位玩彩球,探索让彩球动起来的方法。

5、让幼儿利用材料宝宝玩彩球,探索让彩球动起来的方法

6、交流利用材料宝宝玩彩球,让彩球动起来的方法。

7、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运用材料宝宝玩彩球,体验合作的快乐。

8、游戏飞舞的彩球

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球网的两边,相互抛击彩球,不要让彩球落在自己的场地上。

七、活动的亮点:

整个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性强的活动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真正做到师幼交融,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幼儿中班教案 篇9

㈠教材内容分析

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让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其教育资源来源丰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们都能使其发出声音,这样就能给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获得切身的体会。本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区分乐音和噪音。

㈡情况分析

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动听的声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关注,激起强烈的好奇习与求知欲,我们便可利用这个兴趣点,结合多种材料,让亲身体验、探索并发现声音的多样性,并区分乐音和噪音。

㈢目标

⒈引导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⒉引导探索使物体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激发的探索欲望。

⒊辨听一些常听到的声音,区分乐音和噪音。

㈣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⒈带录下不同声音以及乐音和噪音。

⒉供了多种物品,让探索。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等。

⒊安静的标志。

㈤过程

首先以小猴子的谜语导入课题,目的是让说出耳朵的作用,可以听声音。

⒈播放不同的声音,辨听并模仿这种声音。

⒉让利用自己的手、脚和口发出声音。

⒊让运用老师所准备的材料进行研究、探索。这一环节能激发幼儿阅读

幼儿中班教案 篇10

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中班幼儿的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题目叫《不乱吃东西》。

一、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个性开始形成、独立,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玩具、蜡笔、橡皮泥等东西放入口中;幼儿园放学时,有的幼儿吵着要吃门口摊点的油炸、不卫生小食品;个别幼儿不生病也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这些都表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学习应对安全事件能力,所以我设计此次《不乱吃东西》主题活动,此活动来源于幼儿,又服务于幼儿;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

二、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满足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需要,我把目标定位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真实的案例及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接下来说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一个铁制五角星、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一些不可食用的食物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没洗干净的食物);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音乐(一段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

2、精神准备:生活中注意不能乱吃东西。

3、知识准备:幼儿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4、环境准备:留一面带有边框的主题墙。

四、下面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本次活动我适宜地采用以下教学方法:①故事导入法、②提问启发法、③直观教学法、④情景表演法、⑤竞赛游戏法、⑥操作法、⑦赏识激励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做做,讲讲等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建构知识的成功喜悦之情。

五、再来说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本次活动我能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①观察分析法、②讨论法、③竞赛游戏法、⑤操作法、⑥互动法、⑦多种感官参与法。多种感官参与法是通过让幼儿看、听、说、操作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学习,让活动气氛温馨和谐具有现代气息。

六、接下来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新纲要》为指导,主要有六个环节:兴趣导入——故事进入——课件及情景表演深入——游戏渐入——操作巩固——布置主题墙延伸。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知到体验,使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的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

1、首先,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为了吸引幼儿,我播放“120急救车”声音,然后用紧张的语气提出问题:“发生什么事啦?”,幼儿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我顺势激发幼儿大胆猜测,相互交流。随即我出示一枚小小的铁制五角星,说:“要想知道发生什么事,那就让这小小的五角星告诉你?”,用巧妙的话语衔接到下一个环节。

2、其次,故事进入。

通过真实的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讲述后我启发提问:“医生从龙龙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激发幼儿思考。此时幼儿精力是集中的,记忆是深刻的,回答问题应该是大胆的,自由的。在幼儿大胆表述后,我用简短的语言感慨一番:“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接着,我又用巧妙的话语衔接到下一个环节:“龙龙那么不小心,让我们看看录像中的小朋友要小心些什么?

3、然后,课件及情景表演深入由于中班的孩子逐渐具备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观看第一个课件《进餐时》,孩子们就与同伴相互讨论。真实的课件来源于幼儿自身生活,是我在孩子们中餐时抓拍的镜头,幼儿觉得十分自然,生活化。我同孩子们一边看课件一边说说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改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合作学习机制。再此,我允许幼儿错误的方法和争论出现,同时我用参与者的角色进行发言代替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师生平等,老师成了孩子的朋友,孩子们在快乐中习得安全知识。

观看第二个课件《肚子为什么疼》后,我再让幼儿观看各类不可食用的实物图片。直观的课件吸引幼儿,卡通的人物符合幼儿年龄特征,课件中幼儿深入明白垃圾食品及没清洗的食品是不能吃的。另外,《不可食用的食物》图片的配合使用,对幼儿进行了更深刻的教育,用真实的事实物证让幼儿观察分析过期、变质、假冒、质、不卫生的东西也是不能吃的,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幼儿深入学习安全知识。

情景表演《好吃的鱼》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选择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他们熟悉的生活题材,使他们在看表演时明白吃鱼要小心鱼刺,一旦鱼刺卡住了也不要哭,否则鱼刺就陷得越深,严重时要及时到医院去治疗。看完情景表演后,我启发幼儿对故事中“明明应怎样吃鱼?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进行热烈讨论,幼儿尝试共同总结方法,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总结可充分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提高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接着,游戏渐入。为了帮助幼儿区分更多的安全事件,本环节我设计了“判断对错”的游戏。我采用分组的形式来组织,幼儿对各类安全事件快速地进行判断,在幼儿判断后,出现一个可爱的动画“儿童专家”提示,进一步帮助提高正确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复杂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动画“儿童专家”增添了几分童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接着,操作巩固。幼儿有了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提升后,我让孩子们互相合作,进行操作活动。把幼儿分成几组,每组放一个小筐,幼儿在筐里挑出认为做的不正确的图片,并说说为什么?我巡回观察并指导幼儿互相合作,幼儿在轻松的操作过程中巩固安全知识。

6、最后,布置主题墙延伸。为了让我们的活动得到延伸,最后,我和幼儿在轻音乐中共同布置“不乱吃东西”的主题墙,我快速在主题墙上用简笔画画出笑脸和哭脸,幼儿把上一个环节挑出的做的不对的图片贴入哭脸中,做的正确的图片贴入笑脸中。另外,我鼓励幼儿把生活中其他不能乱吃的东西大胆添画在主题墙内,并且还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和创意,设计“不乱吃东西”的家园互动小标语。幼儿念读标语后我大声复述并写到主题墙内。为了美化主题墙,我和孩子们一起用辅助的材料对主题墙做些装饰。很快,漂亮实用、师幼共同完成的主题墙完成,再一次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在精彩中告一段落,在创造想象中继续延伸。

七、说说活动预测及反思

本次活动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让幼儿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游戏《判断对错》我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来组织的,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幼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是快乐的。当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孩子不知道用语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状况,需要我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引导。总体来说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较好的贯彻了《新纲要》。

幼儿中班教案 篇11

1、教学准备:

白卡纸(连卷)、颜料(稀释过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纸、音乐

2、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充分的想象,让孩子识别基本色彩并搭配。

3、活动过程:

(1)、夏天,天气特别炎热,雨婆婆也被太阳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连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鱼们到处在找水喝,可每到一处就被鱼儿们“咕咚咕咚”喝个精光。

这可怎么办呢?

带领幼儿作找水状一起游,并且把自己当做小鱼。

(2)、想到方法来拯救我们的小河姐姐了吗?

出示兰色颜料并提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颜色的?那下面就请大家帮助河姐姐把蓝色的河水覆盖满整条小河吧(wWw.289a.COM 生日祝福语网)

(3)、请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个蓝色颜料杯子,把颜料倒在白纸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匀,把白色都覆盖掉。

(4)、小河姐姐真高兴,因为她又恢复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伤心起来,因为她虽然恢复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们都不见了,下面我们就要帮她把朋友们找回来。

请小朋友去已经覆盖满河水的小河里摸鱼,把纸拉起来,然后和妈妈一起去选一条尺寸大小都合适的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要涂在有纹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颜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一同参加。

(5)、请父母帮助幼儿用手指点上小鱼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体情况定。

三、欣赏自己的作品《鱼趣》并且点评。

四、教育咨询: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zhongbanjiaoan/5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