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2-06 赵老师教案网

小班数学教案通用。

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鼓励和关爱,不同的老师对待教案也是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要有创新,不照本宣科,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于编写教案你有自己的心得吗?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小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名称:我是这样到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理解统计图表的含义,正确感受5以内的数量。

2.能完整表述自己来园的方式。

3.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以内的大点卡一套,5以内的小点卡人手一套;5

2.一张大的统计图表;

3.彩色磁石(事先贴上幼儿的个人小标记)若干;

4.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师:小朋友们,我们开着汽车去上幼儿园吧!

二、谈话活动:提问:今天早上你是怎么到幼儿园来的?

三、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表的制作并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出示空白的统计图表,向幼儿介绍图表的含义。

2.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来园方式把磁石放在相应的格子里。

3.请统计每种方式来园的人数并匹配相应的点卡。

四、游戏活动:我是这样来幼儿园的。

借助音乐,小朋友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来园方式。

来园方式(文字+图示)人数(用摆放磁石来表示)总数

公共汽车

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

小轿车

摩托车

步行

……

小班数学教案【篇2】

一、活动名称:数字拼拼看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区分0-9的数字。

2、培养幼儿分类归类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4、培养和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准备:

10个动物图画(每个动物图画都剪成如干块,每个动物图画的每一块写有0~9的数学数字,每个动物的每一块上的数字是相同的)、背景音乐、将幼儿均分成两组。

四、活动进程:

A、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许多小动物,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呀?想不想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什么呀?

2、让老师告诉你吧,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要大家努力才能看得到。

3、小朋友们,老师现在手里拿的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不过这些小动物呢,是在一块的,他们身上的数字是相同的,只要大家找的相同的数字拼起来,就可以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大家想不想玩呀?

B、带领幼儿开始拼图。

1、拼图结束后教幼儿说出相应的动物的数字和动物的名称。

2、重新引导幼儿学习10个数字。

3、请幼儿读出并学习写出0-9十个数字。

五、自然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十个数字,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可爱的动物和数字哦。

小班数学教案【篇3】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利用实物随意拼摆,形成5的数量概念。

让孩子喜爱参加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5枚棋子、5本图书(可以大小不同)。

活动过程

请每位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5枚棋子,并说出总数。

引导幼儿用5枚棋子摆出不同的花样。在每一次改变图案后,都要认真査数棋子的数量。

利用数量为5的物品,如5根冰糕棍、5朵花等,制成装饰图案,展示在图片上。

教师:你摆出的图案变了,棋子的数量变了吗?

利用图书随意摆放图案,点数总数。

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引导幼儿尝试用5本图书进行花样摆放。

建议幼儿摆放出与他人不同的图案,可以摆成一排,也可以摆成一摞、两摞,还可以每人拿一本等。

引导幼儿发现无论图书怎样摆放,它们的数量都没有变。

利用教室中的物品随意摆放,点数总数。引导幼儿在教室中找数量是5的物品,如5块积木、5个玩具娃娃等,进行随意摆放,每一次要变换摆放的样式,每一次变化摆放物品的位置后,认真点数物品的数量。

引导幼儿发现无论物品怎样摆放,它们的数量始终不变。

活动延伸

手指点画“美丽的手绢”,利用随意摆放棋子的图案,在正方形的纸上进行手指点画,装饰手絹,重点提示幼儿在量的感知活动中,容易受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摆放位置的影响,应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多少是由数量决定的。本活动中,教师首先进行相同物品的摆放、比较活动,幼儿能初步感知量的多少后,再利用大小不同的物品迸行摆放、比较,直到幼儿形成5的数量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分糖果的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2、观察、发现糖果颜色的不同,学习按颜色的标记进行分类。

3、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1—2种不同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的糖果。

2、盘子若干,透明塑料杯(3—4个),糖果(4—6颗)、分类杯(贴有颜色小熊标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糖果大聚会。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糖果,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这些糖果宝宝真可爱,又漂亮又好吃,它们一样吗?说一说哪里不一样?

(2)教师鼓励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糖果有红的、黄的、蓝的。

(3)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糖果的颜色。

教师:请你取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然后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

2、认识标记,学习按糖果的颜色分类,送糖果回家。

(1)教师出示有颜色小熊标记的塑料透明杯,引导幼儿尝试把这些糖果送给哪只小熊最合适。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并讨论颜色标记:红颜色小熊的杯子就是红颜色糖果的家……。

(3)教师按颜色标记给糖果分类,边分类边说:“××糖果送你回到××小熊家里”,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说一说。

3、幼儿个别操作。

(1)教师介绍并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小碟糖果和一个分类杯,请幼儿按照分类杯上的标记将小碟里的糖果宝宝送到杯子宝宝家里。

(3)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4、尝一尝糖果。

请幼儿品尝糖果,感受糖果的味道,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延伸:

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颜色与形状,鼓励幼儿按颜色或形状的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学会讲诉。

小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活动过程

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

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比一比,看谁看到的好朋友多。

2.看看大镜子,体验“1”与“许多”的关系

将幼儿集中到大镜子前,提问:大镜子里有谁?(引导幼儿说一说有许多小朋友)邀请全体小朋友当小猫,和老师一起做“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

游戏开始时,主班老师面朝镜子背对幼儿做睡觉状。当主班老师(老猫)嘴里念到:“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悄悄往外跑”时,配班老师悄悄请一个幼儿起身躲到屏风或布帘后面去(不能被镜子照到),主班老师睁开眼睛问:“几只小猫跑了?”幼儿回答:“1只。”游戏重新开始,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躲到屏风后面时,老师问大镜子:“每次只有1只小猫跑掉,怎么我的许多小猫都没有了?”(让幼儿发现许多只被分成了若干个1只)这时,配班老师逐一请幼儿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问:“几只小猫回来了?”该幼儿答:“1只。”如此反复直至所有幼儿都回到大镜子前,主班老师再问:“每次只回来1只小猫,我这里怎么会有许多只小猫呢?”(让幼儿再次发现若干个1只合起来就有了许多只)

活动延伸

教师还可结合平时的各种生活、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如分餐具、发点心等。

活动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小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zjAN56.CoM

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

(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

(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

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

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教师预策略:询问全体幼儿,让幼儿关注匹配。

幼儿可能B:会按照熊的大小,让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

教师预策略: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小结:原来招待客人时,大熊坐大椅子,中熊做坐中椅子,小熊坐小椅子。

3、操作任务:三只熊来做客,我们要拿出礼物来招待小熊呀,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礼物?(出示操作材料包上的"草地",边并排粘贴大中小三只熊)这些礼物都一样大吗?哪些礼物是最适合送给大熊的、中熊和小熊的,

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分辨物体的大中小,并进行合理匹配。

(2)指导幼儿把大中小不一样的物品粘贴在合理的地方。

(3)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并操作。

5、集体讨论:看看我们都把合适的礼物送给三只小熊了吗?

幼儿可能:操作中有幼儿发生了错误。

教师预处理:追问"错在哪里?为什么?"并请出错的幼儿自行纠正,用短句说出理由。

(三)找一找【这环节通过找一找,进一步积累幼儿对大中小的认识】

拓展:带领幼儿在教室等处去寻找大中小的物体。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xiaobanjiaoan/4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