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大班教案 >

小班科学滚一滚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滚一滚教案反思

时间:2023-01-27 赵老师教案网

大班数学教案滚一滚教案反思其六。

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老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课件教案的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小朋友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前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大班数学教案滚一滚教案反思其六,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设计意图

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地观察中才能逐渐的发展起来。由于幼儿对球体的滚动很感兴趣,也充满了好奇,所以我让他们在玩球的过程中,探索球体与圆柱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感知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借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2.感受和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

4.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见解。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物体:乒乓球、皮球、塑料球、弹力球、八宝粥桶、茶叶桶、擀面杖、瓶子、正方体积木、长方体积木、圆形的纸片等。

2.大纸箱两个,一个贴“球体”.一个贴“圆柱体”;

3. 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的图片。

4.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橡皮泥、胶棒。

5.剪刀、白纸、绳子、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请你们找一找,哪些东西会滚动,把会滚动的放在大纸箱里。

2.幼儿通过与伴交流、探索、寻找发现可以滚动的物体。

(二)讨论球体圆柱体的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寻找到的可以滚动的物体,并演示证明这些物体可以滚动。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物体滚动时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让幼儿再次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球体: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像这样圆圆的、没有角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体。

圆柱体: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又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是一样大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像这样长长的、中间一样粗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体。举起你找到的圆柱体让老师看一看。

4、请幼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从而感知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5、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像球体?哪些物体像圆柱体?

6、小结:球体浑身都是圆溜溜的,会向各个方向滚动,而圆柱体有两个圆、中间一样粗、横着才会前后滚、竖起来时就能站的稳稳当当的。

(三)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4页,教师按提示要求指导幼儿完成“找一找哪些是球体、圆柱体”的活动。

(四)制作圆柱体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幼儿在这些材料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制作材料,做一个圆柱体,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2、同伴之间玩玩比比大家制作的圆柱体有何异同,再次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五)滚滚乐

1.球体和圆柱体的本领很大,它们会滚来滚去。我们学习一下它们本领,好吗?

2.全体幼儿在地毯上自由的滚动,教师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活动延伸

在比较观察中,幼儿总结了球体、圆柱体的体征,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让幼儿寻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

编辑推荐

课件范文: 大班数学教案其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为幼儿园的大班老师,想要在课堂上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就必须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文: 大班数学教案其六”,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

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习。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习,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5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优质课件] 大班数学教案其六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为了让小朋友们开心的学习,怎么少得了教案呢。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小朋友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你有了解过幼儿园大班教案应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优质课件] 大班数学教案其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加深幼儿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能看图列出6的第二、三组加减算式。

2.引导幼儿根据图意,完整地讲述算式的含意,尝试编6的加减法应用题。

3.鼓励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积极思考,发展幼儿观察和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1.6的三组加减算式题卡。背景图:森林里。图片:小鸟(3只大、3只小, 2只在树外、4只在树上,5只红鸟、1只黄鸟)

2.幼儿数学活动p7-11,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教师:"森林里有6只小鸟,现在它们要分两组进行游戏活动,请大家帮它们分一分,怎么分?"(按鸟的特征分)小结:6可以分成1和5;可以分成2和4;可以分成3和3;可以分成4和2;可以分成5和1。

二、学习6的第二组加减法。

1.学习6的第二组加法。

(1)出示图片(4只在树上,2只在树外),提问:谁会用简单的话把这两张图片的意思说清楚。

(2)请你们用一道算式记录这件事?并请个别幼儿演示4+2=6。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表示?将小鸟数量交换,再来说说这件事?列算式。

2.学习6的第二组减法。

出示图片(树上6只鸟,飞走2只小鸟,提问:"谁来说说这幅画的意思?"(树上有6只小鸟,飞走了2只小鸟,还剩几小鸟)"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示?"(6-2=4)"你知道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将小鸟交换一下,又会怎样呢?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数字互换的规律。

3.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法。

出示图片(3只大鸟、3只小鸟),提问:"谁来说说这幅画的意思?" "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示?"将图片的位置交换一下,让幼儿列出第三组减法算式。

4.教师出示6的一、二组加减算式题。

说说关于6的加减一共有几组?和我们学的6的五种分法有什么联系。

幼儿认读6的加减算式。

5+1=6、1+5=6;2+4=6、4+2=6;3+3=66-1=5、6-5=1;6-2=4、6-4=2;6-3=3教师列出算式:4+2=6 2+4=6 ,让幼儿比较:4+2=6和2+4=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教师列出算式:6-2=4 6-4=2,让幼儿比较6-2=4 6-4=2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减4等于2,6减2就等于4。

[热搜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其六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幼儿园大班老师也是一样,教学之前都会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小朋友们打好基础,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您知道幼儿园大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其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游戏规则: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游戏结束,问幼儿今天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小百科:分成,拼音fēn chéng,意思是按比例分配所得,分作,分为。

「教案收藏」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滚皮球表演》其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为幼儿园的大班老师,想要在课堂上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就必须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教案收藏」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滚皮球表演》其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优质语言教案《滚皮球表演》

【活动目标】

1、喜欢《滚皮球表演》的故事,对《滚皮球表演》的故事感兴趣。

2、知道故事的人物、内容。

3、师幼共同阅读书本,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滚皮球表演》的教学大书、杂技表演视频、每人一本书、狗熊、小狗、猴子、小鸟、皮球各一张图。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起幼儿阅读《滚皮球表演》的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请你们看一段视频,想想这是什么表演(播放杂技视频)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是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杂技表演的书,你们想不想看?(教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的封面,你们看,封面上有什么呀?你觉得它有什么用途,可以怎么表演?谁来说一说。(出示《滚皮球表演》的封面图片)

师:这是一个大皮球,它可以拿来玩,也可以用来杂技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这个皮球是怎么用的。

(二)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知道故事的人物、内容

师:等会老师请小朋友自己阅读这本书,想想故事里出现了几个动物,他们分别是谁,在做什么?(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巡回指导)

(三)师幼一起阅读书本,教师详解图书,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都把书阅读了一遍,谁起来说说这本书里出现了几个动物,他们分别是谁,在做什么?(请个别幼儿起来回答,教师出示幼儿讲到的图片)

师:小朋友都把故事说对了一半,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

步骤:

第一页:这是什么(皮球)这里是什么地方?(舞台),这里有各种颜色的灯,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我们看看谁会第一个上场。

第二页:这是什么呀?它是怎么上台的?(它是滚上来的)接下来第二个出场的是谁呢?

第三页:哦,是狗熊,它是怎么上来的?大摇大摆、高高兴兴的上台。

那它要怎么表演呢?

第四页:它爬到了皮球上,狗熊站好的时候谁又来了?

第五页:是小狗,小狗怎么上台的啊,从台下高兴的跑上来的。

你们说小狗又要怎么表演呢?

第六页:它爬到了皮球上,又爬到了狗熊的背上。

第七页:等小狗站好了,你们看大皮球有什么变化?边扁了一点,狗熊和小狗站的稳不稳?这时候谁又来了?是小猴,小猴蹦蹦跳跳的来到台上。

第八页:小猴要怎么表演?先爬到皮球上,然后爬到狗熊的背上,再爬到小狗的背上。

现在皮球上站着狗、小猴,你们说还有谁会上台表演?

第九页:还有小鸟要上台表演,可是你们看大皮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啊?狗熊、小狗、小猴站的稳不稳?不稳,你看他们抖啊抖的,你们说小鸟会不会飞上去呢?

第十页:哦,小鸟这接飞到了小猴的头顶上,你们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回答)

第十一页: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狗熊、小狗、小猴摔倒了,小鸟飞走了,大皮球也破了。

这个故事好玩吗?你们看这是谁,是第几个出场的?(封底)好,现在我们再来想想故事的内容,首先出场的是谁?然后出场的是谁,最后怎么样了?(教师边出示图片幼儿边回忆故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玉米》其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大班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教案准备。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小朋友们打好基础,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老师该怎么写好一份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玉米》其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数玉米》

【活动设计】

现在,正是玉米丰收的时节。玉米对于孩子来讲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吃过,对玉米也十分熟悉。在一次,吃点心(玉米)时,孩子们边吃边在讨论,一根玉米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数一数不就知道了”“这么多很难数的。”听着孩子们的议论,当时我就在想:这可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细心、仔细点就能数清楚了,我自己尝试着数,但数着数着,要不就忘了数到哪儿了,要不就忘了这粒到底是数过还是没数,再不然一打岔又忘了自己数到几了……当我再次数玉米的时候,我拿了一支笔,每数过一粒玉米就用笔做一下标记,这样等满棒的玉米上都做满了标记的时候,玉米的总数就出来了,连数了三次,总数都是一致!

后来我想其实要让大班的孩子弄清楚一根玉米棒上到底有多少粒玉米是没必要的,因为玉米长得可不那么规整,中间部分还可以,但是首尾两端可就麻烦了,还因为孩子们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不过想想玉米是一个很好的本土材料,而且每一根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何不利用我自己数玉米的方法迁移到让孩子来发现玉米的排数呢!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数玉米》。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排列的方式,尝试数清圆形排列的玉米排数。(重点)

2、通过活动,发现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这一排列规律。

3、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数学知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难点】通过纪录、汇总发现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掌握1—20以内的单、双数。

2、玉米棒、记录纸、水彩笔幼儿人手一份;小圆点、小图钉、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多吃玉米有益处。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一个完整的玉米)问:“玉米可以干什么啊?(可以吃)

2、让幼儿了解吃玉米的好处。

师:我们都很喜欢吃玉米,你知道吃玉米有什么好处吗?

3、教师小结:多吃玉米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人,现在这种人很多的,我们应该多吃,这样有助于预防。

(二)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玉米的排数。

1、师:今天,玉米宝宝们排着队,要来做早操了,你们看,一排、一排、一排的队伍整齐吗?(整齐)

2、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排数。

师:“请你来猜一猜,这个玉米一共有几排队伍呀?(幼儿猜10、30、26……)

3、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排数。

师:大家都猜的不一样,玉米到底有多少排呢,我们来数一数。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玉米,请你们仔细数一数手中的玉米有多少排。

4、幼儿操作:数玉米,教师观察幼儿是怎样数的。

5、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排的方法。

师:你们数得清楚吗?哎呀,我也数不清楚了,谁数清楚了?你是怎么数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数玉米排数的方法)

6、出示讲解图并小结。

师:以前我们数的都是从第一排开始,第一排、第二排……;圆形排队的,先要做个记号确定起点,再数第一排、第二排……这样数就不容易数错或者漏数。

7、引导幼儿讨论: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起点呢?在我们周围找找看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帮忙,并说出如何使用材料。(请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三)幼儿尝试运用辅助材料的方法,数出玉米的排数。

1、今天,老师还帮你们准备了一些小东西,看一看有什么呀?(出示辅助材料:黑笔、小圆点、小图钉、毛线)

2、出示纪录纸。

(1)师:今天,我们要把数出来的玉米排数纪录下来,请你来看看应该怎么记?

(2)与幼儿一起讨论纪录的方法

3、幼儿操作,借助辅助材料数玉米的排数并做相应的纪录,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数的快的小朋友与同伴交换数,相互检查。

4、集体交流,发现玉米排数的规律。

(1)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有几排?教师并将幼儿的结果纪录在一张大表格中。

(2)引导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数起来最方便?(用笔画、用图钉做记号)

(3)请幼儿观察玉米排里的秘密。

师:请你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16排的玉米最多,10排的玉米最少……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的排数都是双数的规律)

(4)教师小结:其实玉米的排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都是按照一排一排这样排队的,并且排数都是双数。

(四)延伸活动:

师: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出示橘子)

师:请你来猜猜看这只橘子会有多少橘子瓣呢?(幼儿猜测)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找到起点,做上标记,一、二、三……一共有多少瓣啊?它是双数的还是单数的呢?

师:是不是所以的橘子都是单数(双数)的呢,请你回家再去数数看,明天来告诉老师!

月度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剥橘子其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为幼儿园的大班老师,想要在课堂上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就必须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小朋友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准备好教案是每个老师的工作之一,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月度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剥橘子其六”,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其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大班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教案准备。教案可以让小朋友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其六”,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第三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联系生活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3、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难点: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

2.工具:笔,剪刀,直尺。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讲解演示1.出示绸带问: "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想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 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分?"2. 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教师小结: 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DD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一、游戏:分蛋糕师(展示课件):今天小熊生日 ,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想把一块蛋糕分给两位好朋友吃,怎么办? 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1)每人两块圆形蛋糕,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

(2) 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师 小结:把圆形蛋糕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4) 操作验证二等分: "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蛋糕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5) 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请小朋友把等分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蛋糕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②师小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此环节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对折的折法来二等分圆形,得到一样大小的两份,然后通过验证来证实二等分和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实际含义)。

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

1. 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 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 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 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

5.出示(长方形):幼儿再次操作。

6.师:课件展示(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三、游戏"看谁说的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怎样进行等分。

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将幼儿分四组,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分。)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提问:(分别出示毛线、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线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对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法、数数法、计量法(3)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超市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样的液体和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等量的方法来

五、结束部分:活动延伸。

本文来源://www.zjan56.com/dabanjiaoan/4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