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22 赵老师教案网

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邻居》其四。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为了让小朋友们开心的学习,怎么少得了教案呢。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邻居》其四”,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班数学计算活动教案《找邻居》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2、数字四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2、画苹果。(找中间数)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精选阅读

课件推荐: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有助于教师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的格式规范是什么样的呢?由此,赵老师教案网的编辑为你收集并整理了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数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活动延伸:

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认识4以内的数量,知道它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巩固对4以内数字的认识。

2. 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教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分组材料:第 1 组是印有数字的作业纸,第 2 组是画有水果的图片,第 3是组数字纸卡、水果印泥。

人手一份 1~4数字卡,苹果图片4张。

3. 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子内放 1~5数字卡、苹果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数字 4,感知 4的数量;难点:是正确感知 4以内的数量。

活动过程:

1、利用情景、导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一个果园的主人说他的果园种了好多的水果,要请小二班的小朋友去他的果园参观,一起分享他种的水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出示课件,利用画面,调动了每位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小二班的小朋友都要学会数数和认识今天所学的数字,才有资格分享他的水果,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

好,现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2、复习数字 2、3及其数量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图片里有多少个苹果呀?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从盘内取出相应的数字。

3.认识数字4,感知4的数量出示桔子图景,请幼儿目测桔子数量,认识数字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像什么。

师:4除了可以表示 4 个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现在小朋友们就和周围的同伴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然后让小朋友们讲一讲。

4.游戏"看数取苹果"师:出示数字请幼儿看数取相应的苹果,边拿边说:1、2、3……,个苹果和数字做朋友,并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5.分组操作活动告诉幼儿水果宝宝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向幼儿介绍分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现在老师分下组,第 1组的小朋友看数字画自己喜爱的水果;第 2 组看水果贴数字;第 3 组看数字印水果印泥。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待会老师要让小朋友们边操作边讲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数字 3 和 1个水果做朋友,幼儿做完一组后可交换形式。)

6.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师生互评。

延伸活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为水果宝宝们唱歌、跳舞,随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路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教案来.自:教案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捕鱼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2、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3、集体送鱼。

(二)认识数字7

1、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2、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2、幼儿操作

(四)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两个相邻数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6数字卡片一张、动物人手一份、六节火车厢

活动过程:

1. 接数的游戏。

(1)老师说前一个数,幼儿说后一个数。

(2)老师说后一个数,幼儿说前一个数。

(幼儿反应:幼儿对接数这个游戏很感兴趣,都会开动脑筋玩这个游戏。有的幼儿接不上来的时候,别的幼儿会帮忙。"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这个活动在进行之前,我就想好了好多办法来设计游戏,本来是开火车游戏开始的,后来怕活动时间太短,所以就让幼儿们多玩了一个接数游戏,有点脱节的感觉。)

2. 说说自己的火车票。

(1)你的是几号票?进几号车厢?

(2)请幼儿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

(3)老师小结。

(幼儿反应:坐火车了,孩子们都很乐意地按着车厢号进入火车厢,孩子们对于前一个车厢有几个人,后一个车厢有几个人都还比较了解,就是多1或少1个,孩子们还要混淆。不过在票面上,我就没有多思考,要是火车票换成了1加大标记、2加小标记等这些特别的数字,幼儿不就更容易掌握了。看来,在准备一个活动时,我们都应该考虑得更完善一些。)

3、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4、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的房间号码是6的小邻居。

(3)螃蟹的房间号码是2的小邻居。

(4)熊猫的房间号码是1的大邻居。

(5)蝴蝶的房间号码是3的大邻居。

(6)小猫的房间号码是5的大邻居。

(幼儿反应:到了森林里,房子一出示,孩子们马上就发现了上面有数字,还知道了1~6号六个房间,有六个小动物要住进去。幼儿们都和善于观察。)

5、 帮数字找邻居。

(幼儿反应;按照要求,小动物们都住进了房间,小朋友们真高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创新意识,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从接数游戏——凭票上火车——小动物住新房,步步围绕大1小1这个数学目标进行。

如果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能够从头至尾都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游戏的话就更加好了。如,开始就是开火车,让幼儿在火车上学习,坐火车去森林的途中,让幼儿观察前后车厢的人数,那就不会那么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

幼儿在本活动中表现很出色,学习兴趣很浓,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游戏中”。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4篇


身为一名幼儿园大班老师,要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都会提前做好教案准备。教案可以让小朋友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一般给小朋友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写好了教案课件,你有了解过幼儿园大班教案应该怎么写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4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路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教案来.自:教案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应引导幼儿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在本节活动中,我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了解邻居,通过邻居引出相邻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用数学的思维理解10以内数的相邻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并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用游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相邻数,知道找10以内数的相邻数的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找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ppT课件。

2.学具准备:装有1-10的数字卡片的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城里里有一座漂亮的城堡,住着三个动物好朋友,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谁呢?

2.(播放ppT)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谁呢?

3.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是谁(小狗、小兔子和小猴子)也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找出你们自己的邻居是谁?

二、认识相邻数。

1.通过找小动物、小朋友的邻居,潜移默化尝试找数字宝宝的邻居。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出示ppT数字宝宝)

2.举例:找3、7的邻居。

通过举例让幼儿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小1和大1的数。

3、唱《找朋友》儿歌,让幼儿找相邻数。

三、做游戏找邻居

1.游戏一:摸彩票找邻居其中一名幼儿在一个装有2-9的数字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卡片,并大声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用不同方式继续找相邻数。

2.游戏二:填表格找邻居发给每位幼儿一张表册,请写出中间数字的邻居。

四、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帮数字宝宝找到了邻居,知道了什么是相邻数(就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数就是它的相邻数)。数字宝宝们非常开心,小朋友们开心吗?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回家后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知道相邻数吗?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篇4】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 [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

(2) 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

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请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

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

幼儿说出数量,

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

,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


身为一名优秀的大班老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当然少不了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您知道幼儿园大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课件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序数》其四


作为一位幼儿园大班老师,保证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就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怎么才能让幼儿园大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序数》其四”,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能排出10以内自然数列,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正确地运用序数词,会用第几来表示物体在序列所在的位置。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10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序数词。

2、引导幼儿思考,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1~10,图卡,数字挂表

学具:图卡,幼儿操作卡,数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学习

老师向幼儿展示1到5的序数卡片,引导幼儿描述这五个序数。

幼儿:1像铅笔能写字2像天鹅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鱼钩把鱼钓

老师:很好。现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挂表。这是什么?(用手指着口哨)

幼1:口哨。

老师:对了。那么它看起来像什么?

幼2:像6、

老师;是啊!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

幼儿:6像口哨咧嘴笑。

接着展示其他四张图片,引发幼儿思考,并得出对7到10的描述:

7像锄头能耕地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汤10像铅笔加鸡蛋

二、做游戏

找10个幼儿来参加游戏

将标有1到10的十个数字卡片打乱顺序,翻过来放在桌子上,让10个幼儿分别抽取一张卡片,并按照上面的数字序数站在正确的顺序。最后看每个幼儿是否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这个任务交给在台下的幼儿来完成。老师负责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当每个幼儿都能找对自己的位置时,再让这10个幼儿打乱顺序,两人互换卡片,重新排列顺序,正确排列后把卡片收起来,老师随意叫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让台下的幼儿来判断该幼儿处在第几的位置。让其余的幼儿也轮流来参加这个游戏,最终让每个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序数词。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系列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幼儿园大班老师也是一样,教学之前都会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系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1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一)、导入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蝴蝶6只,小兔7只)

(2)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复习巩固6、7两数的关系。

②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③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路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教案来.自:教案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图片2、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找朋友分别给10位幼儿发1-10的数字图片。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 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2、游戏:说一说(出示幻灯片)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提供的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的邻居。

3、游戏:想一想(出示幻灯片)小朋友请想一想我的邻居门牌号是几号呢?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卡,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用游戏主导课堂,用游戏的口吻营造课堂情境,用丰富多变的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大数卡1-10,“”符号卡片两套。

2、《幼儿画册》和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10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可以拍几下手?

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四、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五、作业练习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10以内数,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启发幼儿能根据图形的标记变化进行数数。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1—9的数字每人一份、小猫的图形拼图照片一张、老师操作数字卡两套(1—9)。

1、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老师想请一些小动物来参加,你们说好吗?但是老师忘记了小鸡的电话号码,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小鸡的电话号码前4个是2468,后面的数比前面按顺序都要大1。(24683579)这就是小鸡的电话号码。我们来打电话,师: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鸡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猜对了。

2、小鸭原来的号码是94485521,可现在换了,黑色的数字要比原来的少1,红色的数要比原来的多1。(85396412)我们来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鸭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又猜对了。

3、小猫的电话号码是在它的这照片里。

第一个号码是胡子的根数:4根。第二个号码是眼睛的个数:2个。第三个号码是尾巴的个数:1根。第4个号码是棕色的花纹:5块。第5个号码是小猫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号码是椭圆形的个数:7个。第七个号码是三角形的口袋:8个。第八个号码是小猫耳朵上的三角形;6个。请小朋友把小猫的电话码说一次。拨电话。

4、小狗的电话号码有这么多的数字:57298613。它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拨打电话。

5、我们的客人都来了,联欢会开始了。听老师的口令:比3少1的数,幼儿两个手拉手一起跳舞。

6、今天的联欢会结束了,我们回家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

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专家点评: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体操作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认知结构。”对幼儿来说,探索的过程要比探索的结果更为重要。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有关数学的探索活动容易引起幼儿兴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学的内容。

因此,隐含在生活和游戏中的数学值得好好开发和利用。

反思与讨论:

谈谈你对“生活化的数学”的认识,检验一下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是否有作用。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5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 [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

(2) 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

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请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

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

幼儿说出数量,

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

,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前后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2、动物胸饰人手一份,积木房6间.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票子上的号子坐不同的车厢.

2、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哪个车厢乘客多? 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

二、按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活动反思:

开展了《数字邻居》即相邻数的教学活动,相邻数教学是学前班教学课中知识,对于学前班在学习这个知识时往往也是一个难点,对于幼儿来说可能就会更难,但它既然出现在了幼儿园大班的教材里,就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是能够理解的,因而在今年的教材活动中我决定选择这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让幼儿能够学会这一知识,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结束后效果较好,幼儿基本明白了什么是相邻数,并且能够正确找出来。

经过了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根据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所要学习的知识应在幼儿操作体验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能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勇于实践的探索者。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探索和实践活动实现的。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幼儿正是在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幼儿学习可以说全凭兴趣,能否提起他们的兴趣是能否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重组的教学具准备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因而在这节课的准备中,5座小房子图片,数字卡片、10张小椅子、扑克牌、花和叶的数字卡片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每天乐此不疲的做着各种游戏,枯燥无味的上课他们毫无兴趣,因而在组织这节课时我每个环节都是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知识,而且这一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掌握得特别好。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说出那一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更加勤于动手多制作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教学具。

大班数学找邻居教案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6间蘑菇房子道具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兔,小狗,小羊,小猫,熊猫头饰4、幼儿数卡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请幼儿做成一排,说一说和你挨着坐的是谁?和挨着坐的幼儿拉拉手。

二、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出示动物房子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1和3.

(2)小兔说它的家是4号的邻居,是3和5以此类推。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教学反思: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运用了故事,使用了讲解、操作、游戏多种方法,但是为什么两个相邻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幼儿还是不够理解,还是老师讲得多,幼儿体验不够,需要增加操作内容,亲身感知少1和多1的朋友所在的位置。

改进策略:增加材料和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少一的是小朋友排在前边,多1数的是大朋友排在后面,让全体参与到活动中。提倡小组讨论,增强同伴之间的相互提示和感染力。

策略二: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6间蘑菇房子道具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兔,小狗,小羊,小猫,熊猫头饰4、幼儿数卡每人一套,站卡片面积一半5、水果卡 6、小印章每人一个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请幼儿做成一排,说一说和你挨着坐的是谁?和挨着坐的幼儿拉拉手。

二、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出示动物房子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几和几?请小朋友找找,让幼儿自己贴上号码。

(2)小兔说它的家是4号的邻居,是几和几号?给几只小动物都找到邻居的号码,完全由幼儿来帖,允许讨论得出结果。

2、以故事的口吻给小动物送果子,住几号就送几个果子。提问:xx小动物比谁少吃一个,xx小动物比谁多吃一个,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3、幼儿用小印章给数字下方印出相应数量的图案,卡片是数字几就印几个,然后排排队。可以互相讨论。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之二


身为一名优秀的大班老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当然少不了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上课前都需要准备的,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之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活动目标:

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二、剥花生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教案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对称》之四


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大班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小朋友吸收,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幼儿园大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对称》之四”,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大班数学公开课说课教案《找对称》

教村分析:

《找对称》是一个科学类的数学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此教学教师并不采用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而是用看一看、折一折、找一找、做一做的几个环节,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如,在让孩子们找三角形、花朵、蝴蝶这三张图片左右两边的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提醒着他们"三角形的角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不过,这样说也不是很清晰,为了突出方向,就画了方向明显的图案,让幼儿看得更清楚。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通过各位老师的研讨及商量,对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得到了解决。在设计活动中,采取了由易到难过程,在设计教案中,刚开始从认识简单图形,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了解对称的图形,接着是"找一找"的环节,即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让幼儿在认识简单图形对称的基础上,来找一找对称的有趣图案。大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最后是一个"找一找"的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巩固"对称"的理解,从而更多的发现物体的对称性,由于第一研幼儿操作下来,对于飞机的图案,幼儿材料书上画的飞机跟现实生活中的飞机有所差异,因此,不能直接看出它是对称图案,必须通过实际去联系,幼儿很难理解,后来,我就在第二研中,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对称的飞机形象的画出来,当做例题讲解,但在幼儿操作时仍没有好的效果,一直认为是不对称图形,因而,对我的教学带来了困惑,令我不知所措。

还有一些地方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对于数学自己本身了解的不够透彻,教学活动准备前,没有认真去研究一些细微的地方和复杂的图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有些地方出现一笔带过的现象,而造成了幼儿的不易理解。

一课二研活动,对于课前的准备如教师对教案的熟悉,教师的回应能力,还有教具等都需要认真准备,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二研之后,虽然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的地方,但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免会令自己感到开心。

设计意图:

从幼儿经验需求的补助与点拨方面来说,处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趋于单一的数字或者是简单的加减法这一模式来套用,他们需求的是多元化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灌输,所以在本次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我选用了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对大班幼儿在入学前做一简单的数学知识的点拨,没有过多的要求大班幼儿可以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但至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他们对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不再陌生。

活动目标:

一、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二、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活动难点: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活动重点: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二、"剪"对称,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3.剪一剪

三"找一找"对称,提高认识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本文来源://www.zjan56.com/dabanjiaoan/3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