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中班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

时间:2023-04-14 赵老师教案网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4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南。我们为您搜集了一些主题相关内容: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图形的认识兴趣。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类、概括能力及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操作纸,蛋糕盘。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按图形的两种特征来分类。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长方形有四条边,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来一起数一下,(1、2、3、4)长方形有四条边,它有四个角,(1、2、3、4)都是直角。

师:(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1、2、3)有三个角(1、2、3)。

师:(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形的异同并按照一种特征来分类

1.师:现在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黑板上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形状、大小)

小结: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

2.师: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图形,是不是感觉很乱啊!我们用什么方法分分类呢?老师先来分一下,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老师是按照什么特征分类的?(颜色)

小结:老师是按照颜色特征来分类,把所有的红色图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黄色图形放在一起,所有的绿色图形放在一起。

3.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想)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发放材料)

师:我们除了按照颜色分类,我们再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那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吧!(大小和形状)

小结:有的小朋友把大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把所有的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这是按照大小特征分类;还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的长方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正方形放在了一起,这是按照形状特征分类。

三、按图形两种特征分类

1.游戏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听口令取图形,老师说出图形宝宝的特征,请小朋友快速找到它,并举起来。准备好了吗?如:红色三角形、绿色正方形、大长方形、小三角形、黄色长方形。

2.发操作纸,幼儿操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操作的非常好,我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张操作纸。小朋友看看,这张纸上面都是有什么?操作纸的左侧代表的是什么?(大圆点、小圆点)左侧上面大的圆点这一行代表的是所摆放的图形都是大的,下面的小圆点这一行代表的是所摆放图形都是小的;长方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长方形,三角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三角形,正方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正方形。

提问:第一行第一列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开始操作。

师:小朋友你们都操作完了,非常的棒,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图形贴在操作纸上,(想)今天下午放学,老师会把它发给小朋友,回家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活动延伸】

把操作纸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完成后带回。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中班的一次数学公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长方形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思考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图形分类》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物质准备:红、黄、蓝颜色标记若干,小兔子玩偶三个。花片

3、环境创设:创设"小兔的家"环境。(桌上放有红、黄、蓝色的东西)

活动预设:

一、以"参观小兔家"的游戏形式引入,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提问: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二、游戏"给小兔送花"

1、认识颜色标记。提问:这三只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它们穿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裙子,看看它们穿了什么颜色的裙子?

2、游戏

引导语:喜欢红色的小兔子,要送给它什么颜色的花呢?请你把花送给它。然后再分别给喜欢黄色的小兔和喜欢蓝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戏:相同颜色在一起。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取红、黄、蓝颜色标记一个,教师引导幼儿按标记的颜色站在一起。再交换颜色标记,再次游戏。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颜色标记,请手那相同颜色标记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结束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通过送蔬菜水果回家,学会按颜色分类。

3、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重点:学会按颜色分类。

难点: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红黄绿卡片若干。(大、小形状相同)(雪花积木,放在篮子上)

2、各种颜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图片若干。(苹果、香蕉、梨子、红辣椒、草莓、黄瓜、西瓜等)

活动过程:

一、给卡片找家。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提问: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

分别举红、黄、绿卡片,并带领幼儿向卡片问好,如:红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红、绿、黄三个方框,告诉幼儿这是卡片的家。

引导幼儿观察方框说说:这三个家有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哪个是红卡片的家?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边大声地学说:xx卡片,我送你回xx颜色的家。

二、将水果、蔬菜按颜色归类。

1、出示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和蔬菜也想回家,应该送它们会哪个家?要求幼儿边说边送。如:红苹果,我送你回红颜色的家。

2、教师带领幼儿讨论:红颜色家里住着谁?为什么它们能住在一起?(因为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最后让全班幼儿一起说:红颜色家里住着XX……绿颜色家里住着XX……黄颜色家里住着XX……

三、幼儿操作活动。

将相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按颜色归类。(巩固知识)观察衣服和服装的色彩,引导幼儿按不同颜色对衣服进行分类。

四、评价活动情况。

请幼儿说说,住在红篮子里的有谁?

五、总结。

用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相互道谢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椭圆形、梯形的特点。

2.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用数字来记录图形的数量。

3.提高空间知觉的敏锐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图形、图形拼贴的小鸡、小猪、小金鱼、 房子、 乌龟、小狗等等。

2.幼儿人手一份作业纸 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图形PPT。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图形宝宝,看看都有谁?”出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两条对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2.出示椭圆形

“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

3.出示梯形。

“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 (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二、播放图形拼贴图案PPT。

师:图形宝宝啊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他们都变成了什么?(小鸡)

小鸡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变的,他们分别有多少,快来数数,可别数落了。

小猪、小金鱼、 房子、 乌龟、小狗等等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变成的,如何记录呢?(引导幼儿可以用数字、线条、点子)

三、幼儿操作:

有趣的图形拼贴,并做好记录

四:评价,结束活动:

要求幼儿把拼贴好的图案及记录讲给爸爸妈妈或同伴听。

教案反思:

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确有许多的知识、技能需要教师以直接的方式予以支持。比如,那些幼儿无法凭借现有的条件通过探索获得的经验,教师要直接给予一些替代性的经验,当出现一些新型复合材料的时候,需要给幼儿演示其基本的用法,当幼儿出现无法克服的客观困难的时候,及时的予以解除。图形变变是幼儿喜欢的数学活动,我没有给任何提示,首先让孩子们自己尝试,中间稍微介入一下,最后放手让孩子们变,孩子们的探索有了别样的成功体验。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数数、统计和比较等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会观察树叶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3、在活动中能体验到同伴间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每人一份树叶(叶柄)、一张表格、一只笔、展示板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下面我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好了。听···,他来了。(听完后)接下来,有哪位小朋友已经听出,老师今天请来的这位小客人是谁呢?请小朋友们举手来告诉老师。

幼:风声、树叶、等。

师:大家都很聪明,都听出了这是树叶。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找一找 ,树叶里有哪些秘密呢?

(二)对叶片的统计与分析

1.教师示范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数一数,老师手上的这一根叶柄上有几枚小叶片?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好吗?

幼:好。(幼儿跟着老师一起一瓣一瓣的摘下来,然后在数。)

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数了老师叶柄上的小叶片有几片。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数一数,然后把数好的小叶片数量记录下来。

2.幼儿示范

师:教师在一旁巡回观察,并且记录下,幼儿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来数小叶片的。

师:教师在巡回完之后。教师问幼儿,这么多的叶片,你是怎么数的?

幼:我是一瓣一瓣数的、两瓣两瓣的,等一起数的。

师: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数叶片,你认为那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数量较多的东西时,有很多种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适合你的方法,将东西数得又快又准确。

3.分析探索叶片的单双数的规律

师:老师刚才发现让小叶片两片、两片做好朋友这种方法很有趣,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在来数一数。

幼:(把两片、两片放在一起,然后数一数,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讨论分析: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树叶,它的叶片两片、两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还剩下一片没找到朋友。)

树叶分类:

师: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的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统计数字:

师:都能两片、两片成为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各是多少?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又各是多少?

分析两类数字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啊。

幼:没有。

师:老师发现有些树叶宝宝都有一个好朋友,而有些只有一个人。你看数字6宝宝,他们有3对好朋友,而数字7宝宝,却多出了一个宝宝。所以你们觉得数字宝宝中有什么秘密呢?

师:你看6、8、10、12、14这些数是什么数?7、9、11、13、15这些数是什么数呢?他是不是能两个、两个的凑成相同人数的呢?还是不能。

师:小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师觉得6、8、10、12、14这些数是双数,因为他们能刚好能两个、两个的分好。7、9、11、13、15是单数。

师:谁有不同的意见吗?(讨论10以上的单双数。)

讨论发现:已经学过的单双数规律同样适用于10以上的数字,拓展已有经验。

活动结束

出示叶片数量是1~5的树叶.建构完整的单双数序列。

师:这里还有一些树叶呢,请把它们放到单数或者双数的表格里去。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回家之后找找哪些物品也有这些规律。

教学反思: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这个环节感觉幼儿还行,兴趣还是挺浓的。最后把树叶宝宝送回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起到层层递进的作用,首先让孩子认识黄色和绿色,然后再区别这两种颜色,这个过程中,幼儿基本能区分出黄色和绿色,但有个别幼儿不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清楚。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通过游戏巩固幼儿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并体验树叶妈妈和树叶宝宝之间的情感。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我运用黄房子和绿房子,让孩子根据颜色找到树叶宝宝的家。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zhongbanjiaoan/52700.html